答:
总体上,供应链金融的潜在风险可以分为企业信用风险、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贸易真实性风险、业务操作风险、物流监控风险和抵质押资产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尤其需要注意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确保交易业务的真实性。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欺诈行为,是风险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细究交易结构,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交易结构明显不合理,不符合一般供应链金融交易逻辑,二是内部合规风控不严,底层资产真实性出现重大问题。虽然它引用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但却是虚假贸易。“诺亚事件”打着供应链金融的旗号,进行虚假交易,对贸易行为的真实性没有进行有效的验证和管控,从而形成风险事件。银保监会对此非常重视,下发了2019年155号文,对如何规范和确保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四个要求:坚持精准金融服务,坚持交易背景真实,坚持交易信息可得,坚持全面管控风险。尤其保证贸易的真实性,要用技术手段跟踪贸易,采用全流程的风险监控,这对下一步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属专题:公司金融与风险管理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潜在风险,监管态度
TGES公司金融与信用风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