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偿二代背景下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新发展

汪健兵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一、偿二代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影响

       “偿二代2021年最后一天出台,整个寿险行业充足率大幅下降,所以监管提出了一策的政策。以前整个寿险行业的充足率非常高,从资本的角度对业务、投资的约束相对来说比较少。现在充足率降下来了,可能约束就会变多,未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就会逐渐提高。而公司管理层也要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也是一种资源,跟财务资源、投资资源相同。充足率降下来以后如何开展相关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资本相对来说也比较紧张。从风险管理的方面看,我的观点是精细化。原来公司更多的是面向监管,偏重合规,现在更多要做一些实质性工作。

       风险管理不单单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可能更多的会推向前端。比如,产品部门原来可能从精算的角度只是做个定价,开发产品,将来可能更多的要从战略、组合的角度考虑。以前这方面可能更多的是产品的角度考虑,根本没有从组合、从风险的角度考虑,更多的是只看收益。未来从产品和投资组合的层面可能更多风险管理部也要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比如,要注意特别是二季度,哪些内容做好了能提高资本充足率,其将来可能会发挥更多作用。

 

二、偿二代背景下精算业务的变化

       精算领域在国内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产品、二是评估。从寿险的角度看,所谓的产品就是一个生命表、费用率。利率基本上是监管规定的,生命表基本上是精算师协会规定,费用率是参考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同业的数值。精算技术其实在两三个参数代入后,也没发挥多少作用。很多精算师觉得做了很多技术的东西,但是主要是一些数学公式。我感觉精算师做的很多东西都是数字,没有观点也不考虑风险。其产品定价完全按照监管的东西来做。而在偿二代发布后,寿险的资本充足率在下降,所以精算师可能要往前跨一步,要管控风险。

 

三、偿二代背景下风险管理新举措

       风险管理原来更多的是围绕着监管形式,这几年也在做一些实质性工作。现在的形势下,保险企业要改变观念。首先要做到前置风险管理。

       首先要做到前置风险管理。从风险管理部门本身来看,前置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一要做到制度前置,即根据“偿二代”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并且将其与公司的风险偏好连接起来。制度前置后,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第二要做到预警预判前置,预警预判前置以后能及时发现一些风险,进而体现风险管理部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几年寿险继续率呈现逐年恶化趋势,原来都是九十几,现在基本上八十几,业务品质出现了问题。我们通过风险分析、大数据分析,发现趋势是在改变的,需要找到继续率下降的原因以及防止继续率下降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一些违规或者没有保险利益的关系,这样就加强管控。如很多客户的地址都是公司总部,很多人出险时间比较奇怪等。通过识别这些风险,我们就给相关的业务部门做出预判,让他们从政策和系统角度做防控。同时风险管理部也主动出击,当一些风险特征显现以后我们会从制度上做一些卡控。最后就是考核。风险管理推动过程中的考核很重要。七大类风险有了风险牵头部门,并赋予其考核权,去考核一线的生产管理部门。同时也给予风险管理部一定的权重,考核业务突出的部门。

 

 

演讲稿整理:李全

责任编辑:李瑞钊

来源:TGES 2021-2022(第十七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保险公司发展与风险管理(一)(1月)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