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防风险、去杠杆”是中国金融未来的重要工作。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加杠杆。其中第二次“加杠杆”是以非标资产的形式开展的,造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扭曲,导致银行业的非标占比急剧提升。国有行相对比较克制,“加杠杆”的非标资产主要是中小银行。这种行为短期会为中小银行带来利益,但是在日后终究要付出代价。当环境一旦发生变化,比如利率政策导向一旦转向,会对银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016年央行提出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一共有7大项,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等。对于中小银行,资本和杠杆的影响是最大的。在这个体系下,资本的广义信贷杠杆能力钝化,比如增速超过某个临界值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要求将随广义信贷增速正比提升,对应的就是杠杆倍数的断崖式下降。资本与杠杆情况在这个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对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较强的约束。
所属专题:专题7流动性风险、银行账簿市场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TGES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