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商业银行税制影响的国际比较与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12期。
2017,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 《武汉金融》 第1期。
2007,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研究,《武汉金融》第1期。
2006,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战略思考,《国际金融》第11期。
2006,新兴市场国家新资本协议实施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国际金融研究》 第11期。
2006,利率变动周期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绩效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9期。
2006,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及其启示,《济南金融》第2期。
2006,国内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及提升路径,《武汉金融》第2期。
2005,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逆向选择效应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11期。
2007,商业银行税制影响的国际比较与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12期。
2017,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 《武汉金融》 第1期。
2007,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研究,《武汉金融》第1期。
2006,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战略思考,《国际金融》第11期。
2006,新兴市场国家新资本协议实施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国际金融研究》 第11期。
2006,利率变动周期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绩效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9期。
2006,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及其启示,《济南金融》第2期。
2006,国内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及提升路径,《武汉金融》第2期。
2005,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逆向选择效应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11期。
一方面,实际上信托机构包括其他的资管机构,已经在逐步的将供应链产品作为自己一个转型的工作重点。目前在新出的资管新规以及相应的对有关信托类的业务的指导意见当中,明确的对规模的下降,比如说近期也在开始压降相应的房地产和通道的规模。第二个就是对投资类和融资类在整个的资管的比例做出要求。第三个可能更希望能够切入支持实体经济的范畴,在这个领域里面,供应链金融这一块,也成为了很多信托公司,包括一些资管机构,倾向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这也是客户的需求。总的来看,现在很多头部的地产公司也成立了很多保理公司,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跟自己的供应链上下游攫取更大的这种价值,去赚取更多的利润。
前一段时间有个议题一直是大家讨论的重点,有关雪松信托的运行。9月22号有媒体报道了雪松信托供应链进入了调查,报道了雪松信托友商就220亿的供应链信托的未行使确权,由此影响了有关的底层资产,以及相应的保理公司和雪松之间的关系。根据数据统计,整个某信托公司的长期系列产品发行的规模突破了119个亿,现在程序规模70多个亿,而且在相应的报道当中发现一个问题,所有的应收账款的确权这一条,可能是有些问题的。第三个也考虑到它里面有一个保理公司,是在北方的一个特大型城市当中注册的一家保理公司,里面相应的这种股权结构不太明晰,既有国企的这种股权结构,同时也有相应的信托公司的身影在里面。
首先是要设定风险节点和根据相应的节点要进行相应的这种规则和制度。信托公司应当针对供应链融资业务,按照采购、运营、销售等各个流程设定风险管理的关键节点,以及相应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相应法律风险到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完善业务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体系。第二个是要设计风险管理的规则和要点,要针对信托登记信息披露,供应链产品资产证券化和交易要素风险治理设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要点和规则。第三个实际上也是跟银行一样,可能对主要的融资对象和交易对手要设立准入标准和贷后管理的细则。
我们认为首先要高度审慎的筛选。第一,信托公司应该要高度审慎地选择客户,信托公司要求首先要懂得你的客户,要懂得你自己这个产品,同时要懂得你的服务的实质的风险之所在,所以要高度谨慎地选择供应链融资客户的行业、区域和群体的关联企业。如果不懂这个行业,不懂有关区域的风险所在,以及整个供应链体系关联企业的问题之所在,也很难做到风险管理的尽职尽责。第二,我们确确实实要事先选择允许开展供应链融资的行业和产品,将贷前的市场准入作为它的信用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这个是作为第一道防线去判断。第三是要对供应链涉及的商品和贸易的信息有整体的判断,有搜集前景和市场风险评估的能力。我们去做供应链这一块,你必须能够完整的收集相应的信息,否则的话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很多风险和人为的道德风险存在。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对客户的选择是一个宽口径的分析,包括行业、区域、客户本身,也要包括对整个客户及其涉及到的商品的整体的判断,以及对将来市场整个发展前景的演进的分析。
信托公司、资管机构必须要组建相应的专业团队,用管理手段加强内部的监管,强化自己的内控,规范自己内部管理。我们做整个供应链融资这一块,一方面我们确确实实有必要进行数据和模型的建立,也有必要进行量化的分析,包括各种模型的带入。实际上更要去了解业务的底层逻辑,真正的客户行业之所在的内容,其实更要强调实务。比如说对于我们专业团队要强化内部控制,防止操作风险和贷后管理的制度体系。同时我们也要成立专业的部门,负责贷后跟踪以及对质押物的管理,要选择外包物流监管机构去协同进行管理,这也很关键。特别是对这种大宗交易,以及对这种中小企业融资这一块,我们可能更要注重对外包机构的资格审查和选定与管理。同时,针对不同的产品,特别是对于这种市场上价格比较波动比较大,容易造成损失的大宗交易,包括这种电子产品这一类,这种上下游我们可能要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管程序,杜绝因内部的管理漏洞和不规范而产生的一些风险。
信托公司首先第一步必须在涉及到权益主体的责任、资产权属确权,抵质押物的跟踪和监管的领域,以及相关信托登记和信息披露方面,建立法律合同文件体系,同时跟前期配套的节点风险的控制流程相结合起来。在业务操作领域,我们也提出了整个作为供应链融资各个方面的一些要求。首先第一个就是应收账款这一块,必须要三方确权。所谓确权这一类的问题是非常之重要的。再多的量化分析和模型,哪怕有交易对手,你最终还是需要确权的。交易对手的管理和确权的管理往往是业务操作,包括整体的业务存在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我们希望约定的回款只能给特定账户,避免底层资产灭失的风险。而这个特定账户的管理也是信托公司和资管机构,包括合作银行一个最为关注的重点。三是必须严格银登中心的确权,无论是应收账款,还是保理的计划,包括ABS的计划,它整个的供应链业务需要实际上是资管的计划,包括信托计划需要到银登中心去确权,重复转让去追加信托公司受托人不尽职的责任。最后一个叫电子化票据流转,供应链线下业务信托计划很难看到资金流向的全貌,可以建立电子化票据流转系统查询所有资金流往来,当然将来如果区块链技术能够出来之后,各个基地的管理可能对于整个的我们对信息的监控这一块应该来说也是很好的一个消息。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NO.9:供应链金融和小微企业金融——冯鹏熙《金融资管机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从雪松信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