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许多

许多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曾供职于农行总行研究室、股改办、董事会办公室、青海分行、天津培训学院。

  

论文
 
 

2007,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评述——浅议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借鉴,《商业文化(学术版)》第10期

1997,韩国价格法规概况,《价格理论与实践》第12期

1997,美国航空运输的需求差别定价法及对我国的启示,《价格理论与实践》第8期

1997,浅谈邓小平的宏观经济调控思想,《宏观经济管理》第8期

1996,县级发展战略和规划面临的新课题,《宏观经济管理》第3期

交流成果
2023年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几个问题——昭示未来VS阶段性特征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3年 年度论坛 【第十九届】2023年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北京场
2013年
大银行分支机构风险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3银行分支机构经营与风险管理论坛 总论坛

  

论文
 
 

2007,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评述——浅议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借鉴,《商业文化(学术版)》第10期

1997,韩国价格法规概况,《价格理论与实践》第12期

1997,美国航空运输的需求差别定价法及对我国的启示,《价格理论与实践》第8期

1997,浅谈邓小平的宏观经济调控思想,《宏观经济管理》第8期

1996,县级发展战略和规划面临的新课题,《宏观经济管理》第3期

交流成果
2023年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几个问题——昭示未来VS阶段性特征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3年 年度论坛 【第十九届】2023年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北京场
2013年
大银行分支机构风险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3银行分支机构经营与风险管理论坛 总论坛

一、信贷风险是中国当下和可预见未来的主要金融风险

      首先,银行业信贷资产仍然是金融系统最重要的信用资产形式,2015年底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94.17万亿元,其中贷款余额98.1万亿元,贷款占到总资产的一半以上。

      第二,不容乐观的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20个季度和18个季度上升,维持着单边上涨的态势。

      第三, 2016年至今,中国信用债市场,18家发行主体的38只债券,将近250亿元的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这一总量超过了去年的两倍。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七成来自央企和国企,目前已经偿付的不足15%。

      综合这几个维度来看,信贷风险已经发展到了必须要重视的程度,需要想办法予以妥善的解决。

 

二、目前信贷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式及其效果分析

      信贷资产处置,就是把信贷资产的风险转换成其他形式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一)不良资产打包出售

      这是目前各个商业银行采取的比较多的方式,商业银行把贷款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其间经过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评估等增信操作,最后打折出售,银行也就完成了风险拨备核销。

(二)贷款出售

      贷款出售指银行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采取各种方式出售债权给其他银行或投资者。出售贷款的银行可以由此腾出可投放贷款规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收入,对于潜在不良贷款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风险出表。这种出售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买断式出售,一次性将贷款售出;一种是回购式出售,银行与买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日期以某个价格回购。

(三)信用保险

      信用保险,指权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品种。其实质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还款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商业银行将贷款人的贷款作为保险对象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在贷款违约时向商业银行予以赔付。国内比较有名的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占有市场份额超过90%。

(四)不良贷款证券化

      各大银行最近在积极的推进,这种方式本质上是商业银行把不良资产打包,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卖给资产公司或者其他的机构投资者。

(五)债/贷转股:地方政府债置换平台贷款(LGFV

      通俗地讲,地方政府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市政债,使用获得的资金投资目标公司,目标公司使用获得的政府资金偿还到期的银行贷款,而银行购买了债券市场上的市政债,也收到了目标公司偿还的贷款。

      通过这套流程,银行与目标公司的贷款被置换成了银行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目标公司之间的低利率市政债。

(六)贷转股

      理论上来讲,债权人在使用贷转股方式处理潜在风险贷款时,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债权人直接持有贷款人公司的股票,在股份制改革之前比较常见;第二种是债权人将贷款转让给AMC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持有贷款人的股票;第三种是债权人直接持有贷款人的股票,并把股票委托给AMC资产管理公司管理。

(七)增量信贷风险管理:投贷联动和PPP模式

      1、投贷联动

      商业银行不仅给科创型企业贷款,而且通过自己的子公司对贷款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这种模式的初衷是为了处理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项目,如果仅以贷款投入,风险大但无法获得高收益的机会,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股权的收益弥补这类项目低成功率所带来的损失,增加银行收益。

      但是,由于银行子公司投资规模有限(不得超过资本金的10%),对较大额贷款投放而言,其风险抵补效果受到限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科创企业的风险鉴别能力要求很高,否则很容易陷入“投贷双亏”的局面。

      投贷联动的模式,本质上并不改变企业的风险状况,且不缓释、不转移、不分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风险敞口,但是其积极意义更多的是逼迫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向投资银行转型。

      2、PPP模式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通常翻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

      在这个模式中,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议,这个协议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较顺利的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八)信贷风险处置效果分析

      从前面几种处置方式来看,不良贷款打包出售,信贷风险从银行转移到资产公司;风险贷款出售,信贷风险从银行转移到其他银行或资产公司;信用保险,信贷风险从银行转移到保险公司;不良贷款证券化,信贷风险从银行转移到资产公司及其他投资者;地方政府债置换平台贷款,信贷风险从银行转移到地方政府;贷转股,信贷风险转移到资产公司,或者仍留在银行内部,但是其资产属性发生了变化。

      从更高的角度看,信贷风险本身并没有从银行机构内部、行业内部、金融系统内部减少,本质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

 

微观层面

中观层面

宏观层面

信贷风险转移

出表或改变属性

转移到银行业体系之外

金融系统之外

信贷风险承担

单个主体

多个主体

广泛社会群体

 

 

三、宏观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对策建议

(一)宏观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要求

      宏观信贷风险管理不是着眼于一笔贷款、单个银行或机构和行业的风险化解,而是聚焦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金融风险处置和管理。宏观信贷风险管理有四个特点:

      1、缓释足够强。抵质押或担保足以覆盖不良贷款本息。

      2、转移足够远。超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交易。

      3、分散足够广。承担主体多元化,风险“颗粒化”,降低风险集中度,如资本市场分散持股;相应的,分散后的风险额完全控制在各主体 风险承受能力之内。

      4、展期足够长。能够持续超过一个经济周期,度过危险期。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殊要求:除旧助新

      对必须彻底淘汰的“僵尸企业”,要分担损失,予以核销。

      对于有望调整优化的企业,要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协助扶持。

      对于创新型企业和新业态,要积极帮扶,在宏观信贷风险政策框架之下予以更宽容的支持

(三)用好现有手段,注重工具创新

      使用好现有的不良贷款核销、打包出售、证券化、潜在风险或暂时困难贷款证券化、贷转股、贷转债等手段,妥善进行宏观信贷风险管理。除此以外,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处理方式:

      1、收购重组:好的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并购差的企业,实现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生带死。

      2、贷款重新约期/展期:要考虑到财务重组的恢复机会,考虑到企业能够恢复过来的时间,要考虑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

      3、信用衍生工具:使承担主体多元化,参与国际市场实现风险跨国转移。

      4、适度再证券化:通过增信、标准化等手段,细化风险承担颗粒和承受力,有利于风险的化解与控制,但不应当使用过度,否则将成为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点。

      来源:2016(第十二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许多《新常态下信贷风险的演变及宏观信贷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