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杨兵兵

杨兵兵

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高级经济师,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江苏大学信息管理学士。曾任中国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兼任数字金融部总经理、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秘书、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和总行信贷审批委员会委员。
论文
 
 

2021年,守正创新 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中国金融电脑》2021年第2期

2014年《IT风云,险中求胜》

2006年,合著《Basel II在中资银行的实践》

2009年,总撰中国银行业协会《个人贷款》考试教材

交流成果
2019年
以金融科技“四化”建设提升银行有效金融供给能力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9(第十五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金融供给侧改革下风险管理和有效供给能力建设
2019年
在线信贷,银行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精选视频
来源:2019TGES 高级研讨会四 在线信贷与风险管理
2013年
中小型商业银行国产化应用的方法与实践研究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3(第九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六 金融信息科技与风险管理专题论坛
2008年
操作风险管理交流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08(第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一 操作风险管理
论文
 
 

2021年,守正创新 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中国金融电脑》2021年第2期

2014年《IT风云,险中求胜》

2006年,合著《Basel II在中资银行的实践》

2009年,总撰中国银行业协会《个人贷款》考试教材

交流成果
2019年
以金融科技“四化”建设提升银行有效金融供给能力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9(第十五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金融供给侧改革下风险管理和有效供给能力建设
2019年
在线信贷,银行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精选视频
来源:2019TGES 高级研讨会四 在线信贷与风险管理
2013年
中小型商业银行国产化应用的方法与实践研究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3(第九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六 金融信息科技与风险管理专题论坛
2008年
操作风险管理交流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08(第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一 操作风险管理

一、新形势 新科技 新金融

(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近年来银行业发展环境逐渐进入经济波动加剧、监管政策趋严、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升级和金融科技发展迅速等新形势。新形势使得商业银行面临以下挑战:一是经济波动加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二是监管政策趋严促使商业银行“缩表”;三是利率市场化促使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四是客户需求升级动摇商业银行客户基础;五是金融科技发展迅速,挑战传统服务模式及效率。

(二)新科技加速打造新型商业银行服务模式

      新形势下,客户的诉求可以概括为“知我所需、量身定制、如影随形”,这是现代金融服务的三个典型要求。如果要实现这三个客户诉求,就需要科技更多地应用到银行商业模式中,促使商业模式发生改变。

      新技术的引进使得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有很多,比如基于人工智能构建的智慧化银行,即智慧金融大脑。以前所说的智慧银行很简单,就是自动化银行,谈不上智慧。现在的智慧化银行除了拥有做财务的核心系统以外,还有一个可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的核心系统,双核心系统使银行变得更加智能化。

(三)生态金融是商业银行实践新金融的重要模式

      新金融的模式有很多,比如现在经常说的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等。最近,生态金融已经开始被大家认知,生态金融使金融服务全面嵌入到生活与生产当中,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需要金融服务的时候,服务就在客户身边,这就是未来的金融。所以银行存在不存在不重要,银行的服务存在是最重要的,正是这些新技术配合着银行产生新型服务模式,使银行从过去的Bank1.0、Bank2.0、Bank3.0进阶到Bank4.0,也就是生态金融。

(四)新金融下风险管理的变化

      风险管理要服务于业务,要有前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不确定性,否则就无法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新形式下的风险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一直在减少,所以个体信用风险在减少;二是欺诈手段在增加,所以反欺诈的风险是增加的;三是由于大量使用各类风险模型,模型自身的风险也在上升;四是从组合角度考虑,新金融与生态紧密相连,所以生态的系统性风险变大;五是金融服务越来越数字化,所以科技风险溢价提高。

(五)新科技的两面性

      新形势、新科技、新金融,中间的新科技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新的风险控制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所以,新科技具有两面性,新科技是会带我们进入新的金融危机,还是会推迟金融危机的到来,这是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来源:《风险管理》杂志2019年第1期。

 

二、IT风云,险中求胜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杨兵兵主编的《IT风云,险中求胜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在大量研究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科技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银行科技风险管理长期实践和调研,提出了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全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相对独立的、可实施的、全面的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并结合银行合战略要求,阐述信息科技风险偏好和容忍度的设定方法和内容建议。设计了风险识别方法,风险水平评价模型,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明确了风险应对方法和流程;建立了整体风险状况的评价方法流程。

 

三、深入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展望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得银行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推动银行业态转型升级,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线上化、智能化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银行数字化转型正在进入深水区。转型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需要银行在顶层设计、数据治理和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未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将会沿着业务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字业务化三个主要方向发展,并在开放平台建设、细分场景拓展、数据资产经营等方面积极寻求突破。

 

四、开放银行如何开放

      目前,开放银行的快速发展在全球金融监管部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开放银行不仅仅是银行的一个新业务板块,某种程度上说,开放银行可能是银行未来的主流经营范式。正确认识和理解开放银行,合理把握开放内容,防范和控制其中的风险,对于开放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发展迅速,经济规模、质量以及结构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外部看,大型互联网企业近期纷纷表示向科技企业转型,聚焦“互联网+产业”。未来一段时间,曾经发生在金融行业,触及“生产态”的深刻转变,可能会在交通、住房、医疗。

 

五、“四化”提升银行业数字化生产力

      要想解决银行服务转型中遇到的困难,应以问题为导向“牵住牛鼻子”,在产品服务数据化、运营管理智能化、架构体系开放化、技术发展生态化“四化”方面下苦功,打造银行第一生产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和科技赋能,通过数字金融业务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六、点亮智慧金融 重塑发展模式

      近年,各大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研发力度与资源投入,致力于将金融科技转化为业务发展新的驱动力,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多家银行战略规划与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希望以此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客户体验、降低经营成本、创造更大价值等,同时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成为银行的有力武器。光大银行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逐渐走向深入,初步形成了智能客服与消费金融等特色与优势品牌,为银行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更获得市场、客户的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