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试论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
2008,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估方法初探,《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
2007,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2007,中国银行业实施BaselⅡ之路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
2006,建设风险预警体系-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中国金融》。
2006,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组合管理实践,《中国金融》第19期。
2005,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金融时报》。
2002,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科学新闻》第22期。
浅析BASEL与COSO风险管理理念之同异
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中国金融》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计量路径与方法探讨
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组织方式若干问题的思考
現代商業銀行內部的EPM與CRSv2.0
再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几项考核指标的含义和运用
浅析巴塞尔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失败的原因
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方法优劣比较及实证分析
2012,试论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
2008,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估方法初探,《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
2007,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2007,中国银行业实施BaselⅡ之路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
2006,建设风险预警体系-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中国金融》。
2006,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组合管理实践,《中国金融》第19期。
2005,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金融时报》。
2002,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科学新闻》第22期。
浅析BASEL与COSO风险管理理念之同异
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中国金融》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计量路径与方法探讨
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组织方式若干问题的思考
現代商業銀行內部的EPM與CRSv2.0
再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几项考核指标的含义和运用
浅析巴塞尔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失败的原因
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方法优劣比较及实证分析
时间跨度:2003年至2020年
1、 从研究对象、目的、切入点到管理目标、内涵、体制、模式、流程以及对IT技术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信贷管理的区别。明确了两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商业银行对交易对手管理上的本质差异;同时,又指出两者是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不同层次的管理。信贷管理是基础,而风险管理在丰富了商业银行对交易对手管理内容的同时,提升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内涵。
2、 明确提出了“风险是指因可能的损失而导致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强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资本约束资产”,这一理念的基本要求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以资本的数量多寡确定资产规模的大小;其二,以资本的价值取向决定资产结构的组合。回答了科学发展观在银行经营中的具体实施要求的问题。
3、 从风险管理角度将“虚拟资本”的概念引入商业银行实务管理之中,解决了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部门、司库和风险管理部门在银行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和经营中的职能界定的理论问题。
4、 指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比率管理办法中缺少对商业银行合格(规)资本头寸摆放的规定。为了保证资本头寸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商业银行应该将审核通过后的资本头寸存放于中央银行特定账户之中。
5、 提出“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而风险管理是实现资本管理的手段。即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本经营,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是不同层面的管理。”的观点,即“风险管理的实质是资本经营、本质是为资本创造利润”。在理论上解决了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问题。
6、 指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的定义是错误的。揭示了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存在为了避免触犯法规而消极、盲目的执行有关监管要求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现象。并将其定义为合规风险“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外部监管的处罚而盲目的、机械的执行相关规定,导致内部控制过度,束缚了生产要素的发挥、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企业收益下降的不确定性。”
7、 明确提出所谓“高频高损的风险”是不存在的,是伪科学。并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人的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其行为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不确定性”。强调操作风险是由于人的主观认识局限性而导致反向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同时,将道德风险从原操作风险定义中剥离出去,并加以定义为“由于人的道德水准背离公共准则而引发其行为及结果导致企业声誉、财产和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这两个定义不同于目前国际、国内通过排序法对操作风险进行定义的方法,弥补了巴塞尔委员会等西方国家在定义操作风险时对问题的本质揭露不足的状况。将由于道德因素等主观故意导致的欺诈舞弊等从操作风险中剔除出去,严格区分了主管和客观原因导致的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
8、 提出内部控制三角理论,在由内部环境、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三角形中,强调企业文化和制度建设两手都要硬。只有大范围的规范了操作风险防范机制,才能够真正的压缩由道德风险引发的欺诈舞弊案件的发生空间。明确指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其内部控制的切入点应该从操作风险管理入手,夯实基础、扎好篱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道德风险的特殊性开展欺诈舞弊的防范工作。
9、 做好操作风险管理,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清晰的掌握银行的产品、流程、环节、风险点和可能发生的所有操作风险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操作风险事件数据、测量风险发生概率。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商业银行欲对内部风险点做到知己知彼,就需要对银行所有全部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辅助流程进行划分和梳理,形成全行的风险矩阵图。清晰的掌握全行的风险点和可能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
10、 明确指出巴塞尔委员会是富人俱乐部。其有关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严重水土不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金融生态环境、还是国家治理体制、或是企业管理模式都与西方不同。经过中国银行业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关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在中国的实施是失败的。中国银行业在2016年得到全球系统性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条线、产品、流程、环节和经营机构五个维度的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测量结果之后,已经在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领域全面超越西方国际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