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金磐石

金磐石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中国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科技审计分会理事长。国内知名银行数字化转型专家,在科技治理体系构建、人才队伍建设、IT系统架构设计及实施管控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论文
 
 

2021,共建共享 共生共荣,《中国金融电脑》第1期。

2020,数字普惠重塑小微企业成长新引擎,《金融电子化》第6期

2020,依托科技力量 创新服务手段,《银行家》第9期。

 

         

论文
 
 

2021,共建共享 共生共荣,《中国金融电脑》第1期。

2020,数字普惠重塑小微企业成长新引擎,《金融电子化》第6期

2020,依托科技力量 创新服务手段,《银行家》第9期。

 

一、关于银行业面对疫情时的服务手段的探讨

(一)让利实体经济,支持复工复产

      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和减费让利等多种方式向实体经济让利;在减免服务收费基础上,创新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加大普惠力度,提升服务范围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助力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打造“裕农快贷”个人版产品,着力破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完善涵盖对公对私、线上线下的乡村振兴贷款产品体系,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推广。

(三)发挥科技优势,支持全球抗疫

      依托自主金融科技平台,疫情期间大力推广数字化运营和服务,积极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疫情防控相关线上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发挥企业智能撮合平台线上服务优势,助力防疫物资跨境撮合对接。

(四)推进数字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提升平台活跃度,为政府监管、公租房管理、市场化房源交易等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来源:2020,依托科技力量 创新服务手段,《银行家》第9期

 

二、关于银行业通过数字普惠助力小微企业的观点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

      作为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受众,小微企业成长备受政府及社会关注。但是由于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小微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难以获得有效、恰当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信用难评价、效率难满足”。在传统面向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模式下,小微企业信息不充分、不真实,银行又缺少可准确评估客户信用的数据基础,因此造成小微企业难以享受充分金融供给。面对此种情况,传统的解决方式是要求企业补充大量信贷资料、提高客户申贷门槛、提供抵押物进行信用增级等,大量小微企业望而却步,金融服务需求被抑制。

(二)数字普惠重塑小微企业成长新引擎

      1、数字技术赋能,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全面建构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出评分卡评价模式,从“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信用评级”转向“以交易记录等大数据为核心的履约能力判断”。打造“新一代核心系统”,整合海量对公、对私客户数据,连通工商、税务、房产等外部信息,将客户的经营行为、消费行为等转变为可量化数据,形成全息客户画像。以此为基础挖掘小微企业信誉曲线,建立起融资“正面清单”,从根本上破解小微企业资信不完整问题。

      二是推动线上化业务流程再造。在大数据精准画像基础上,运用“新一代”组件化功能实施流程再造,创新推出“小微快贷”线上化业务,对于信用贷款发放实现自动化审批,在客户信息完整的情况下,

      真正做到秒申、秒批、秒贷。同时打通网银、手机银行、智慧柜员机、官方网站、APP 等多种渠道,实现客户贷款申请、支用和自主还款的全程线上化操作,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2、聚焦客户需求,构建丰富的服务供给体系

      在大数据精准画像基础上,聚焦降低门槛、简化流程、减少抵押等工作,从交易、结算、纳税、采购等场景切入,围绕小微企业实际需要,创新定制产品。

      一是区分客户类型,给予差异化授信。综合考虑数据积累、信用评价等情况,对存量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其中对于已积累了一定金融资产、交易结算流水且信用状况较好的客户,适用“结算云贷”产品,给予较高贷款额度 ;对于刚接触的小额无贷户,推出“账户云贷”产品,主动降低信用贷款准入门槛,给予小额授信,引导客户体验小额贷款服务。

      二是围绕不同场景,丰富产品体系。开放式连接各类政府数据和生产经营场景,围绕特定小微企业群体需求特点,创新多样化的信用贷款产品,实现新产品按需、快速定制。与政府部门对接系统、直连数据,推出“云税贷”“政采云贷”等产品,搭建智慧乡村平台,创新“裕农快贷”系列产品,推出“地押云贷”“农信云贷”等线上产品,打造农民“新农具”,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同时,依托服务大企业优势,创新供应链网络银行业务,实现交易流、资金流及物流“三流合一”,将金融活水从大企业供应链引流向小微企业。

      3、打造普惠生态,提供智慧化综合金融支持

      数字技术的运用,让银行得以将普惠金融服务从融资环节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前端迁移,有效满足客户的深度服务和成长关怀需求。实现由单纯信贷服务,转变为围绕产业链、交易链、资金链的智慧化综合金融支持。一是整合内部和知名高校等社会资源,打造互联互通、互用共享的学习生态圈。推进“金智惠民”工程,开展“普惠金融百万创业者培训计划”,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普及和实用知识培训。二是与政府部门、知名创投、核心企业、孵化机构等平台合作,建立“创业者港湾”。通过创新投贷联动等机制,为中小科创企业提供全景式、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支持。三是依托“惠懂你”平台,推出工商服务、税务服务、资讯服务等非金融增值服务。如通过与工商联、商会、企业等信息互联互通,提供融资、融智、融信、融惠、融技等场景化服务,打造“工商联”生态圈。

      4、大数据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建议

      未来,金融科技应用的更广阔空间在于变革服务方式,适应客户体验式需求,改变银行与客户的连接与互动关系。目前,大数据应用探索仍主要聚焦在基于数据画像的风险控制领域,下一步应围绕贷款资金流向、销售行为变动、经营轨迹等数据形成更加多维的立体画像,实施更加精准的风险管控措施。在此基础上,打通行为数据与业务数据,做好用户洞察,使银行服务直接触达客户、感知客户,实现互联网时代下获客、活客、黏客能力的跃升,重塑小微企业成长新引擎。

      来源:2020,数字普惠重塑小微企业成长新引擎,《金融电子化》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