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
该模式的特点是与核心企业去做业务,即商业银行围绕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支持,为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一模式下银行主要提供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保理等较为简单的产品。
该模式是指一家银行面对多个核心企业,通过多个核心企业带动多个上下游客户,实现层级穿透,业务流转。这一模式下银行一般提供较为复杂的池融资、反向保理、线上化保理等产品。
该模式的特点是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实现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并借助量化风控模型提升审批效率、获客水平和申贷率。例如通过识别风险点和参考专家分析,实现客户准入和审批规则的前置,有效地降低业务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或实现信用风险的有效转化,从而有利于银行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丰富产品和服务手段。
来源:2019(第十五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NO 4:小微信贷、普惠金融与风险管理——张小松《供应链项下的普惠金融方案》
根据过往经验,高定价的经营理念以及IPC、信贷工厂、消费金融和大数据等经营模式并不足以完全解决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经营成本、业务风险“双高”的问题。因此通过批量获客来有效分散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了新思路、打开了新局面。
根据产业链交易场景的特点并基于一般用户赊账、开票、质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保理等方面的需求,银行应围绕核心企业和涵盖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的供应链去设法获客。具体而言,应通过“1+N”的方案去开展业务,即深度挖掘上下游经营产生的数据内涵,实现对“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把控,进而为整个商圈或产业链上的成员提供金融服务。通过设计可打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业务系统,实现操作层面的“去繁化简”,达到场景化、批量化获客的目的,并进一步提升客户。
来源:2019(第十五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NO 4:小微信贷、普惠金融与风险管理——张小松《供应链项下的普惠金融方案》
一是实现前台业务系统对接。具体实践中,我们对普惠金融供应链的发展有一些体会。以“线上化”为例,原来开展供应链业务最大的几个痛点在于:异地开户、放款、线上签约和循环额度使用等问题。基于此,打造了“阳光普惠云”业务系统。依托“阳光普惠云”系统优势,推出云计算和云认证两大功能,通过“融资产品+金融科技”服务输出,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构建“阳光普惠云”系统,我们深刻体会到应该在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外部企业的ERP系统之间前置银企业务对接平台,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接口,实现与不同企业ERP系统的对接。通过银企系统对接的便捷化和标准化,为实施平台金融构建了基础性的设施。
二是建立大数据线上对接机制。供应链场景普遍具有高频、高效的特点,因此传统的线下审批难以满足客户对时效性的要求,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具备实现智能审批和智能风控的能力。目前除了通过系统改造,实现内部业务流程线上化操作外,还畅通外部数据场景接通渠道,在对接外部企业的ERP数据的同时,还主动嫁接工商、税务等多维度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客户分析与模型筛选,为客户精准画像,实施精准营销,交叉验证等。
三是运用额度生成器和非现场风险预警智能化手段。贷后准入和授信额度生成尽量采用量化手段,以实现审批标准化和规则化。把银行审批要点转化为规则和风险打分卡,特别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属性(如小微企业的销售收入、资产负债比例、金融资产状况等指标)设计相关打分卡。在每一个供应链项目试点阶段,可以适当放宽准入标准,增大数据和样本的积累进而对规则进行不断修正,对于风险相对较高的客户要及时退出。从过往经验来看,每一个供应链最好要退出20%的存量客户,以保持客户群体的活跃度和优质性。
来源:2019(第十五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NO 4:小微信贷、普惠金融与风险管理——张小松《供应链项下的普惠金融方案》
抓好行业调研与营销,做好场景选择。行业上可以选择医药、家电、贸易、汽车、建筑等供应链金融重点行业。然后对客户选择,对客户进行分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动营销。
在审批与业务方案设计上,重视核心企业对上下游小微企业的风险缓释作用,如单一额度切分、担保和回购、调整销售手段等。在核心企业风险承担意愿不强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风险分担渠道。以及通过外部数据、交易数据去设计具体业务方案,如考虑风险保证金、加强结算资金回款、资金定向支付要求,以及调整定价等相关因素。
具体而言,在整体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深度了解客户需求,挖掘项目特色、建立打分卡和审批规则进行简化审批流程,同时充分释放信贷工厂审批转授权、专人审批等政策红利,提升业务效率,实现批量获客。
当供应链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应适时开展业务重检工作,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特别是加强风险组合管理,防止出现担保、联保、集中度过高等方面的风险。
来源:2019(第十五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NO 4:小微信贷、普惠金融与风险管理——张小松《供应链项下的普惠金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