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赵梦琴

赵梦琴

北京锦源盛达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包商银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荣获“中国银监会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参与编写《微小企业贷款的研究与实践》,是中国小微信贷、小微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者、技术传播者和实践领军者。

         

交流成果
2013年
小微客户及小微金融模式创新与发展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3(第三届)中国小微信贷论坛 总论坛
2012年
新形势下以适合自身战略定位和市场特点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促进小贷业务风险控制和持续健康发展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2(第二届)中国小企业信贷论坛 总论坛
2011年
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模式选择与内部环境
精选视频
来源:2011(第一届)中国小企业信贷论坛 总论坛
2010年
微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模式和风险控制—包商银行实践探讨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0(第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八 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交流成果
2013年
小微客户及小微金融模式创新与发展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3(第三届)中国小微信贷论坛 总论坛
2012年
新形势下以适合自身战略定位和市场特点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促进小贷业务风险控制和持续健康发展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2(第二届)中国小企业信贷论坛 总论坛
2011年
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模式选择与内部环境
精选视频
来源:2011(第一届)中国小企业信贷论坛 总论坛
2010年
微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模式和风险控制—包商银行实践探讨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0(第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八 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一、从小微信贷的本质谈风控

      信贷以信用、信任为前提,一定是它本质的元素,是它内在的逻辑。以信任为前提,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的特征,体现的是社会关系,不仅是债权债务关系。这虽然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但是它背后反映出很多的逻辑问题。比如说小微信贷也好,普惠金融也好,它们的差异化在于哪?对客群来说,消费贷是一个客群,经营类的贷款跟消费信贷是不是也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当中,从蓝海到红海,从无人问津到现在,任何一个人,即使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也可能会有很多的融资渠道。至于他会不会用,用来做什么,是解决他的经营难题,消费的困难,孩子上学,养家糊口,看病治病救人,还是倒贷款?我认为可能现在缺少一个做多头授信、风险识别机制。当然咱们现在反欺诈的技术已经非常地成熟,非常有价值了。但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数据可以帮我们解决80%的问题,或者帮我们解决90%的问题,那剩下的怎么办?假如我们这个风控模型能够涵盖80%的客户,或者能够判断80%的风险,那么我们真正的顶尖的金融,或者说我们金融风险的最后那一块的风险控制,是不是恰恰是我们需要突破的?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在看市场上有哪一个模型是能够覆盖从80%提高到90%的风险,或者说从另一个角度看,比如某个机构做银税互动系统,他清楚地告诉我说到了某个地区,某个省某个市,他们的银税互动系统导出来的整个的客户数据,假如有5万名企业客户,这些企业都是工商局在册的个体工商户,那么经过他们的数据系统、风控系统核实之后,最后就过关的只占27%,那么剩下的70%怎么办?剩下百分之七十是漏下来了吗?他们是凭什么把这70%的企业筛下来?可能在你打分评级的过程当中,那百分之六七十被筛出了很多的变量,因为这些变量那70%的企业可能就被筛去了。

      来源:2018(第十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NO2:零售普惠金融与风险管理——赵梦琴《小微信贷的本质与商业模式》

 

二、关于小微信贷的商业模式

      在思考商业模式的目标时,我们寻找了这么几个点。我们的目的是要满足被忽视的市场,还是推广新产品,或者是改变、颠覆我们原有的市场?原有市场已经做得一塌糊涂了,上周我去了一个农商行,他们的董事长想让我来帮他们建立一个全新的团队,打造新的信贷文化等。我本来的想法是如果他们不需要我这种建立基础风控模式的咨询,那我可以把平安壹账通这种产品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可以快速盈利。但是后来发现我还是得帮他们做这个建立基础风控模式的咨询。有两点原因,第一,他跟我说在他们现在的监管评级下,项目不可能走出省外,连走出县内都不可能,他们只能服务于当地的县域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接的产品,例如用大数据解决导流的问题,是不需要的,因为县内一亩三分地里的客户他们门儿清。第二就是凡是他们服务过的客户都有不良,但是这条街他们扫过很多遍了,那我们扫能不能扫出新的东西来?然后我就跟他交流这个问题。我说首先你自己要想好,你到底要干什么?如果你自己还没有想好你能做什么,你的土壤是什么,你到底想种出什么样的果子,那我们任何一个机构不论是卖产品给你,还是给你提供咨询,提供技术支持,可能都是盲目的。我们要进入一个机构,要跟它合作,首先一定要把他的市场环境,把他的需求摸清楚。

      那未来的微贷格局会是什么样的?因为我是传统金融或者是线下调查出身,我越来越看到这样的趋势,就是形态傻瓜化,将来获客和风控一定要交给智慧决策平台。例如百融金服,这些平台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中小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一些困惑,那他们就可以傻瓜化了,智慧决策平台导流、风控、审贷,然后给出一个结果,可能就不需要员工的人海战术了。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别人的力量,通过核心业务外包或者非核心业务外包等方式来实现助贷。产品一定是有标准化的趋势。中后台的经营一定要有控制能力和风险判断能力,要能判断像百融金服这类产品是否适合我,是否已经解决了我的风险。一个精英化的团队,要能够判断背后的风险逻辑。刚刚我很专心地听了百融金服同事的发言,他说会给客户源代码,会给客户赋能而不是单纯地推流量,但是你给客户赋能之后,他们对于你给他赋予的能量,有没有自己的风控识别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很关键。因为中国市场这么大,每个地区因地制宜,千差万别的市场环境,实在没法用一个模型去涵盖所有的可能性。不管怎么样都需要真正懂信贷,真正地扫过街,真正地知道一个车轮胎的成本是多少的团队。这样的话再加上科技的力量,插上科技的翅膀,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所以我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未来有多远需要审时度势,需要站在自己的土壤上,培养适合自己的风控模式。

      我们要再次判断所处位置和所处市场的变化,这是我认为的市场变化。我们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获客为中心转变,从信贷利差为主向跨界服务过渡,由产品线向业务线转变,商业模式的构建重铸,由人工风控为主向评级技术、大数据征信转变等等。我可能总结得不够,但是不论要采用哪种新的信用模式,行动步骤是一定的,一定要先差异化我们的客群定位,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让它水土相服,做足调研,全力推动,持续改进,及时调整。

      来源:2018(第十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NO2:零售普惠金融与风险管理——赵梦琴《小微信贷的本质与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