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杨晓武

杨晓武

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投中谷上海投资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长期在央企从事大宗商品进出口及衍生品保值业务,对境内外期货等衍生工具保值业务无论从风险控制、保值数量、保值效果和保值工具的应用方面,都有独到和成功运作的案例。

一、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新动向”

       期货本质上来讲主要是针对大宗商品的。大宗商品与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大宗商品交易孕育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改变大宗商品生态;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日趋增强;金融市场上有越来越多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而大宗商品价格因为期货市场的存在, 波动也呈现出新特点:1)价格变化频率加快;2)极端行情周期缩短; 3)流动性泛滥造成价格波动幅度成倍加大;4)对价格预测日益困难,不确定性与日俱增;5)套利交易机会及收益不断收缩;6)预期及故事更多影响价格。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中国的GDP是90万亿,但是60个品种的期货却有300多万亿的交易量。在实体经济之外,存在一个非常庞大的虚拟经济。现在有不少企业家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太复杂,此时进入到虚拟经济里就会感到很轻松。所以这点可能解释了一部分为什么现在经济有点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虚拟市场的游戏规则可能更亲民,输赢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更小。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金融衍生品以后,很多政府找不到原因的地方就怪金融衍生品,怪金融企业炒作。但其实有实证研究发现,没有期货市场、没有衍生品市场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涨跌甚至比有衍生品价格市场的价格涨跌幅度更剧烈。

    (二)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给大宗商品经营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金融衍生品对实体企业带来挑战主要涉及到打破企业传统经营和思维模式、倒逼企业拓宽知识边界、加大融资和资金管理难度等方面,但是也要看到其中的机遇。金融衍生品市场使得大宗商品经营企业大有作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转变经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眼睛向内、点对点、一条腿走到天黑的发展模式,现在企业可以借助金融衍生品市场眼睛向外、点对多、多条腿适应各种气候。(2)拓展生存发展空间:传统企业更偏向于在实体经济内转圈子,而现代企业则可以在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中虚实交融,谋求更大的发展。(3)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更依赖于成本优势、技术进步和市场垄断地位来打造核心竞争力,而现代在借助金融市场巩固加强传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利用金融市场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三)国内期货市场“新动向”

       在2008年次贷危机过后,全球的金融监管的都在加强,金融期货市场首当其冲,许多人认为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特别高。各项具体的变动包括:①从穿透式监管到看透式监管,即意味着小到每一个期货账户的交易情况、资金情况、期货保证金等都能被监管机构看到。②投资者展业等适当性制度不断出台;③合规检查频繁;④扣分罚单纷飞;⑤违规代价使企业难以承受。中国国内市场的期货品种目前只有50多个,而全世界大概有3000个商品做成了期货品种,所以中国能做成期货品种的大宗商品还是很多的。比如最近,不锈钢期货、氧化铝的期货、有色金属的指数期货、尿素的期货等等各种新的一些品种都准备上市,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局面。以前国内对于大宗商品的金融衍生品较为局限于期货,但其实大宗商品的金融衍生品中,期货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市场是期权、场外期权,最大的是混合了期货、期权、远期的掉期交易,此外还有复杂的衍生品交易,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国内期货市场本身其实是一个舶来品,是从美国期货交易制度借来的,但是现在又倡导要走国际化,国际化一个是引进来——引进国外的制度、交易机构,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另外一个是走出去——国内交易所到国外去设点、建立交割仓库等等。最后是科技对金融期货市场的影响。2019年上半年已经有了这种苗头——部分量化和高频交易的公司已经占到了市场的12%-18%的份额,以后很可能是谁抢占科技的制高点,谁就在金融衍生品市场成为头部公司。

       来源:《风险管理》杂志2019年第4期

 

二、大宗商品套利业务与风险控制

    (一)大宗商品套利的原因

       第一,大宗商品套利满足大资金追求稳定而且低风险收益的需求;第二,大宗商品套利重复、长效并可复制;第三,大宗商品国内外及期现货市场既有联动性,又有差异化的特点使套利成为可能;第四,大宗商品套利打开了传统贸易的空间和视野。现现交易向期现,现期和期期等延伸;第五,大宗商品交易工具不同特点形成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差异,虽然极大增加了交易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但也极大拓展了套利交易空间。

    (二)套利的概念及分类

       套利是套期图利的简称,指买入或卖出某种商品(或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商品(合约),当两者的差价收缩或扩大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实际购销或者平仓了结达到赚取收益的交易方式。目前,市场上大宗商品套利主要有跨品种、跨市场、跨期限、融资贸易及期货期权波动率套利五种基本类型。不过套利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风险点,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范。第一,坚持同进同出,同时操作。第二,实际操作过程中明确买卖价格差。第三,最好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市场和产品上操作。第四,要注意套利交易的佣金支出。第五,资金风险与普通投机交易同样值得关注。第六,要与任何其他交易隔离操作。第七,个人要与机构在套利策略上有所差异,双方在资金规模、风控制度及现货渠道上都有所不同。

    (三)内因套利的相关概念及风险控制

       内因套利是指当商品期货投资对象间价格关系因某种原因过分背离时,通过内在纠正力量而产生的套利行为,基本原理为谨慎选择有限波动差价两端的极端机会,提高胜算率来保证交易的成功,即使出现意外也可以通过现货处理,向后延期等办法来抑制亏损。在实际操作中,内因套利也存在一些特殊风险点,比如跨月套利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1、一般理论上跨月套利的收益率是在考虑交割的情形下计算出来的,一旦出现有利的价差变化情形,可以将套利头寸全部平仓,无需动用资金进行交割,可以明显增加套利收益;2、个人客户是不允许交割的单位客户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或提前申请;3、跨月套利有着周密的资金安排,期现套利可能涉及到实物交割,在交割日需要提交全部货款,但在交割之前,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并不多,所以周密合理的利用资金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4、要注意增值税风险的防范。

    (四)关联套利的相关概念及风险控制

       关联套利则指套利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因约束,但由各种共同因素所主导,但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通过两种对象对同一影响因素表现不同而建立的套利关系,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追逐比价(或差价)趋势的办法,将错误操作的损失通过止损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将正确操作的利润尽量放大,从而达到“赚多陪少”的总体目标。关联套利也存在一些特殊风险点。第一,关联套利只有历史和统计学意义上的有效性;第二,关联套利面临关联商品生产成本因技术等原因而造成不一致甚至不同向的波动;第三,相关商品主要生产或者消费国关税政策的变动;第四,相关合约流动性存在限制;第五,参与者太多而失去套利空间和交易价值。

    (五)大宗商品套利案例的风险分析

       如SHFE铜现期套利中,就存在以下风险点:

       1、资金需求量大,交易、交割、持仓及持有现货保证金及现货需要得到保证;

       2、存在税差风险,价格走高需要多交税,利润自然减少甚至亏损;价格走低,交税少,利润就会随之增多;

       3、存在保值限额限制,如市场上典型的青岛港事件。

       来源:2020TGES系列论坛-01:金融市场交易与市场风险管理演讲实录:《大宗商品套利业务与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