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资产证券化和股票质押信用风险

姚远 资深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专家

 

      当前经济形势下行,传统信贷成本增加且门槛上升,使得经济实体的融资出现了困难,而资产证券化以及信用增级等手段能够降低融资方的成本。对于股票质押风险管理,资金融入方尽职调查等方面工作须到位,对资金融入方信用评估、还款来源、资金流向要严把关。上市公司满足盈利能力良好、主业清晰等条件时,标的股票才能有准入资格,若标的股票短期内出现异常波动等情况,在质押时须谨慎操作。

一、资本市场融资

      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使得银行坏账和企业逃废债增多,因此传统信贷越来越贵而且越来越难。资本市场产品业务融资可以帮助这些实体纾困,如证券公司帮助重资产实体利用自有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以及帮助上市企业利用股票质押在资本市场融资等。

二、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概念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把资产转化为证券的金融活动。就是把基础资产转移到特别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以实现破产隔离,并对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的过程。一般而言,资产证券化过程参与主体有:发起人、SPV、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承销商、服务商和受托人。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产品类型大致分为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和资产支持证券(ABS)。

(二)资产证券化目的

      首先,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银行节约资本金消耗,把表内资产转移出去,释放出资本金来支持新的业务,提高资产流动性和资本利用效率。

      第二,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银行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减少流动性和期限的不匹配,不匹配是指银行资产主要是长期贷款等流动性低的资产,而负债是存款等期限短,流动性高的负债。

      第三,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低成本融资,资产证券化通过破产隔离机制,再加上信用增级等手段,使得资产证券化的信用级别独立于融资方的信用,并大大高于提高它的信用级别。也就是说证券化后的信用级别高于发起人的信用级别,这样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相对较低,企业融资成本也相对低。

三、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级和评级

      信用增级主要方式有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所有的信用增级方式都会耗费一定的成本,结构化设计者会对结构进行进一步增级所需耗费的成本与能提升的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经济性分析。内部增级包括优先/次级结构、超额抵押、超额利差。外部增级主要由独立第三方提供,包括保险、提供担保以及提供现金抵押账户。

四、股票质押风险管理

      近年来,股票质押风险事件频出,很多中小券商在股票质押业务方面受到监管处罚。对于券商在股票质押方面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主要包括:首先,对资金融入方尽职调查要到位,对项目融出资金要进行持续跟踪;第二,要制定严谨合理的质押率和折算率;第三,对资金融入方的经营、财务、对外担保、诉讼等情况要跟踪、调查;第四,对资金融入方进行信用评估,还款来源、资金流向要严格把关。

      需要谨慎操作的质押标的股票包括:一年内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异常的股票或基本面发生较大变化的股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负债沉重,涉及或可能重大法律诉讼及重大风险的股票;对外担保余额或未决诉讼,仲裁及纠纷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净资产的50%;中小板股票上市时间少于1年或创业板上市股票;股票市净率在10倍以上的;市场、媒体或监管机关等有关方面对其生产经营、公司治理、兼并重组等情况存在大量负面报道或质疑;质押股票数量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的;其他对上市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或情况。

五、标的股票准入标准

      首先,标的股票应该具备的条件:质押股票原则上为上市公司流通股,如果为限售股份,风险就比较大了,所以规定限售期应在到期日前3个月以上。

      第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良好,主业清晰,经营现金流充足,无大量脱离主业的资本运作。

      第三,标的股票权属清晰,可办理质押登记,强制公证等手续。不存在政策,法律或制度障碍(包括但不限于存在已设定对外质押,担保或冻结等情况;上市公司章程存在不得转让或者不得出质股票的相关规定;出质股票不符合公司章程及《公司法》规定的相关情况等)。

(责任编辑:张壬)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姚远:资产证券化和股票质押信用风险
时间:2020-11-28
演讲题目:资产证券化和股票质押信用风险管理
专家简介:资深银行证券风险管理专家,曾任光大证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平安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级风险专家
姚远-股票质押风险管理 姚远-资产证券化增信 姚远-需要谨慎操作的质押标的股票与标的股票准入标准 姚远-资产证券化和股票质押信用风险 姚远-资产证券化和股票质押信用风险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