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纯 百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级合伙人
目前的形势上,在长三角,具体到苏南部分,其实不是很乐观。不良率、人事工资、租金、人口流出和公司的收入都有很大的问题。由于我们自身也参与业务的审批,所以很清楚疫情以后的情况。现在来看,目前小微企业的问题主要是例如无还本续贷、不抽贷、降利息、展期等。而目前碰到的问题是信贷的放水和控制风险,即业务和风险永远是矛盾的。
在这两年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无论是抵押贷款,还是后来的无抵押贷款,主要的两个工作中,一是科技化的转型,或者说数字化转型,另外一块则是清道夫,这两块来解决小微企业金融的痛点问题。首先在小微企业的转型方面,在风险控制上,一是远程尽调这块。以前银行的远程尽调都强调四眼原则、双人尽调。现在,特别是疫情以后,我们在推进AI尽调。之前线上初筛和线下尽调这两种模式机构用的比较多,但是线下尽调上,充分必要的模式和能力,80%是根据员工的经验判断来操作。如果用自己开发的 AI尽调,可以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交互式的交流,通过语音、面部的表情做公正的分析,也会对音频、视频进行分析,然后输出给合作机构。
另外一块是贷后管理。这一块也是跟合作方做智慧云盒,通过GSM、自动传感的一些东西来监控。通过智慧云盒的监控可以比较准确地看到开工的数据。在贷后的检查、监测、预警上是很大的帮助,这一块也在落地中。
还有不良资产的处置也很重要,因为现在小微企业的真实的不良率还是比较高的。预计在后两年由于门槛降低,特别是一些指标、监管要求,加上前期的放款,小微企业的不良率肯定有一个滞后性的爆发,这种情况下少亏也是赚,甚至可以把它作为盈利点。不良处置其实是后端的流程,在前端的尽调、风险监测之后。不良处置这块还是有自己比较准确的流程,包括尽调、确权、清收处置、回款。小微企业的不良处置上,回款相对来说比较快,处置也不是那么复杂。例如有房抵或者其他抵押物就可以判了,周期相对来说比较短。在后期,不良资产处置在证券化最后的底层还是需要的,也是商机无限的一个事情。今年个人不良贷款可批量转让,小微金融的不良已经成为一个风口。
(编辑人:梁丹辉)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