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内控合规监督部副总经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习总书记2005年提出来的,经过逐步发展,被写到了许多重要文件中,包括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在近期党和国家的一些办法和意见里,也都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或工作意见。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提出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绿水青山”主要是常态的自然资源,而“金山银山”更多的是货币资金。从物质资产变成金融资产或金融资本,如何去实现?这是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自然资源变成“金山银山”,分享一个5443的分析框架。
首先要搞清楚资源和资本的5种不同形态。最初的是自然资源,以实体物质形式存在,比如矿产、河流,是天然禀赋的自然资源。然后从当中选择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且加以人工改造和服务,就形成一种生态资产,具有生态价值。把具有生态价值的一些资产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装入到企业,就形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生态资产就变成了企业经营所需要的会计资产,从而能够进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当中。企业拥有这些会计资产,就能够开展生产,实现产出,形成生态产品。进一步就是产业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可循环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在这一过程当中,就具有相应的货币资产,货币资产又会进一步投资到自然资源里,形成完整的社会化再生产。
在这一过程当中,5种资源的形态就涉及4个方面的转变:自然资源的生态化、生态资产的会计化、会计资产的商品化、生态产品的货币化。这些转变就涉及宏观金融工程当中的公共部门、企业部门、加工部门和金融部门4大部门发挥具体的作用。这一体系中会运用宏观金融工程中的三种方法:资产负债表法、积木分析法、创造套利法。这三种方法组合在一起,运用到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实现方面,称之为绿色金融工程。
不同形态的资源有不同的特点。自然资源典型表现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环境要素。
生态资产从狭义来说,是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并且能够带来直接、间接或者潜在经济利益的生态经济资源。生态资产具有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一方面可以按物理计量,比如山田多少亩、蕴含的矿藏资源多少吨,另一方面又可以按货币价值计量。很多生态资产是国家拥有,另外也有集体拥有,就形成了乡村集体经济。
把这些生态资产通过一些政策制度的安排,以及一些政策工具和金融工具的安排,转化成会计资产,就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核心就是土地或者其他自然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我们国家的土地是国家所有,如果直接把土地变成企业货币资金在法律上还是有一些障碍。那么所有权和其他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的分离后,我们就可以把资源作为一个价值形态纳入到企业的会计资产。会计资产的两大属性是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经济属性指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能够带来直接、间接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但不一定是所有。
企业和农户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物质产品最主要是日常的农产品,生态服务是一些休闲旅游、景观。除此之外,还有生态金融产品,是在生态产品基础之上发展到金融领域,形成的生态金融产品,比如农产品交易市场、碳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
最后就是货币资金,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金。它是一种货币表现,具有交换媒介价值和财富贮藏价值,是“金山银山”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企业再生产的货币阶段。
对于4部门实现4种形态的转换,我们构造了一个矩阵,就是公共部门、企业、农户、金融机构两两交织在一起,使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政策工具或者金融工具,形成不同的能够适应于促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单项或组合工具。这个分析方法我们称为积木分析法。比如公共部门和农村集体之间的工具就涉及集体三资登记、集体设立企业;公共部门(政府)和金融机构两两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发展绿色金融战略,引入公共数据、金融机构相关基金,发放扶贫贴息贷款;金融机构和企业交织在一起,可以推出债权融资类、股权融资类、金融交易类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和农户在一起,就可以发展农户小额贷款、扶贫利息贷款、信贷质押融资等等;企业和农户在一起可以组成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的金融模式。通过4部门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工具两两结合,就能形成不同的产品服务。目前围绕着绿色金融工程所有的单项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都可以用矩阵表把它给概括进来。
关于乡村振兴金融工程或绿色金融工程模式,武汉大学叶永刚教授也开展了一些实践尝试,叶教授在乡村振兴金融工程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尝试,总结了通山模式、阳新模式等模式,运用了企业股改、股权质押融资、担保、基金等各种形式的金融工具。
金融机构支持绿色金融工程或者乡村振兴,涉及的主要工具基本上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交易和服务这几个方面来实现。从债务融资来看,金融机构会从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来考虑。
绿色金融工程的目标不仅仅是看银行到底提供了多少绿色信贷资金的支持。因为资金支持只是单纯的信用扩张,是一个外在的刺激。绿色金融工程更主要的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和农户的融资能力和产出效率,提升企业和农户的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这里更多的是信用品质的提升,使其具备市场化融资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简单来说,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如何提升信用品质,如何提升乡村金融的整体水平,这就表现为一个乡村金融深化的过程。它的基本内涵是信用深化,即信用扩张和信用品质的提升,以此为实物资产的充分调用和金融资本的优化配置,产生一个更加高效的媒介。
因此,绿色金融工程的路径,是通过四大部门的合作将自然资源从国家的、集体的实物资产变成企业、农户的资产负债,从物质资本变成金融资本,从而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包括集体的资产负债表、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等各个层级的资产负债表,提升整个乡村金融的信用评级和持续运营能力,进而推动乡村金融深化,迈向共同富裕,这个是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工程的根本的目标。
适合生态资产价值实现的工程金融工程方案,应该是基于公共部门、企业、家户、金融4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以生态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度分离为法律基础,以金融机构破解绿色融资难点为重点,以生态资产使用权和收益权注入到企业,以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培育和提升企业市场化的融资能力。应用金融机构股权质押、生态资产权益质押、生态资产权益交易、项目贷款这些特色金融产品,创新各项政策工具和金融工具,最终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撰稿人:许泰琦/责任编辑:张璐璐)
来源:TGES2021(第十七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碳金融、ESG与风险管理(一)(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