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华 深圳东方富海并购基金主管合伙人
我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方面的想法,包括我们创投行业怎么看ESG?如何在投资界做一个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这三个方面,在投资领域的三好学生?
第一,足够长。7+7是两个周期,一个周期一般是5+2=7年,完整走过两个创业周期才算比较久。
第二,足够老。这是老钱和新钱最大的区别,老钱比较长,有比较强的定力。
第三,足够好。几年下来的DPI要大于1。
最近几年资本的评价体系正在根本上发生变化。比较著名的,比如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房地产的“房住不炒”,还有教育焦虑,娱乐圈里饭圈的畸形文化和艺人的超高片酬,互联网的“二选一”垄断、线上营销费用,P2P频频爆雷。2017年前,创投热门赛道交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挣钱就投什么。
在新环境下,我们要做一个三好学生,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方面都要真正听党话、做好ESG。
强化管理与引导创投资本的良性发展共抓。一是打击资本的无序扩张,二是引导资本补国家产业链的短板。
“不任性”是以国家的需求为方向,以社会的长远发展为方向。比如,双减政策出台,网络游戏防沉迷,医美规范,教育指数、游戏指数、医美行业指数应势下跌。
引导资本补国家产业链的短板,这是国家的大战略。自2011年国务院提出专精特新概念以来,持续推出政策扶持。2021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对创投的机会在哪里?目前有30万专精特新的企业入库培育企业,3.7万家省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多家小巨人企业,1800多家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十四五规划里,要通过创业、创投、创新支持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1000家的单项冠军企业。新基建实际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重点布局方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中央工作部署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到,主要是5G、新材料、高端装备、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项目。
能源领域,绿色发展严限“两高”,同时保障能源安全;经济领域,深化改革、共同富裕,同时稳增长仍有底线;科技领域,反垄断、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同时鼓励创新仍是长期的趋势;外交领域,百年变局博弈加剧,同时增加对话、扩大开放。从投资的角度展望2021年政策,那就是发展与安全的再平衡。经济上,共同富裕下的稳增长仍有底线;能源上,绿色发展中的能源安全需求得到保证;科技上,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要保障创新的精神;外交上,外部博弈下更需要扩大开放。
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不是放弃增长,也不是劫富济贫,要防止两极分化,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防止两极分化首先是收入分配改革,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二是压低民生的刚需成本,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要求在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
实现共同富裕,要在一次分配聚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二次分配聚焦调节过高、打击非法收入,三次分配要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分配格局。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跟ESG也是密切相关的。
滴滴在美国退市,从长远的角度也是一个数据安全治理的事情。严监管下,互联网巨头的估值受到压制,从恒生科技指数也看得出来。
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初见成效,保护创新精神与反垄断监管或将达到再平衡。反垄断监管的三大支柱,第一是经典处罚案例,第二是企业自愿合规,第三是完整的法律架构。
创新是不灭的火炬,核心技术攻关仍需强化。新一轮的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正在制定,有望于近期公布,预计将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我们会投资极具科创DNA的创业者,东方富海旗下基金总计投资教授、博士、千人计划、海归创始人105位,占已投项目总数的1/5。
我们重点布局新材料、生物医药、半导体等国家新兴战略方向。新材料项目的投资数量为113个,投资金额为65亿元;生物医疗项目的投资数量为62个,投资金额为23亿元;半导体项目的投资数量为37个,投资金额为13亿元,合计投资近200多个项目,金额超过100亿元。
不助恶,我们以社会和谐和环境友好为宗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三步走阶段,欧美是花了50~70年完成,中国要在30年完成,我们认为碳中和会带来100万亿的投资机会。东方富海成立了中日节能环保基金,累计投资了碳中和的产业链项目三十个,投资金额近30亿元,包括中际联合、安泰股份、伏泰科技、盛世联、通源环境、青岛达能等上市企业。
不对赌,我们以创业者为核心。在社会责任方面,我们围绕创业者打造了七大增值服务平台,我们有100天投后价值提升计划、创业加速器、财务1+1提升班、并购平台、财务咨询、股债联动、创业者价值链。
我们用资本换创新,用空间换时间,在ESG方面成为真正的三好学生。
演讲稿整理:杨倩灵
责任编辑:张璐璐
来源:TGES2021(第十七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碳金融、ESG与风险管理(二)(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