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华 深圳东方富海并购基金主管合伙人,上市公司常州光洋董事长
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原料就是数据。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可以通过与传统经济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也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的经济阶段。
数字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平台化和生态化;二是多方共同运营和治理;三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农业经济时代以劳动力和土地为生产要素,工业经济时代以资本和制造技术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在新时代,我们都要有数据思维;四是数据技术的创新进步。数字技术能力提升基本遵循摩尔定律,每18个月综合计算能力提高一倍,存储价格下降一半,带宽价格下降一半。与此同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突破,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五是基础产业信息业快速发展。现在,投资里有三大领域,分别是与信息经济相关的数字经济、新能源和消费升级,信息的革命、人的革命、能源的革命这三大革命将会是最大的三个黄金赛道。
数据资产的特点主要包括资产特点、大数据基本特点、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外部性、自然增值、多维性、无限共享性和集合使用价值更高。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资产是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由过去的交易或事件形成的资源,可以在将来为企业带来潜在的收益,而且,数据可以作为资产在市场上交易。大数据具有“4V”特性:数据量丰富、更新频繁、类型多样、价值密度低,数据资产具备信息价值。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复制成本极低,容易导致产权所有权不明确,因此,数据资产增值部分难以确定。外部性是指消费者使用数据资产不仅能为自己,也能带给其他人使用效用。因此,数据资产的消费者越多,数据资产的价值就越大,这是和其他资产不太一样的地方。自然增值是指每时每刻都会大量产生原始和衍生数据,并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即数据资产的价值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动态变化。多维性是指包含的信息在多个方面具有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属性,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量。无限共享性是指可以在同一时间被多方使用而没有任何损失,这也就是说数据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集合使用价值更高是指数据的价值取决于数据的应用场景。单一数据的应用有限,多维度数据结合可能产生1+1>2的价值。这些都使得它与传统的会计资产估值有所不同。
数据成为资产面临的挑战包括所有权模糊、隐私和安全问题突出、数据定价和估值困难、数据开放和流通困难四个方面。另外,数据成为资产还面临交易挑战。数据资源只有通过流通和交易才能转化为数字资产:通过交易平台可以增加互信,提高交易的成功率,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有利于强化对核心资源的管理,提高社会的公共福利水平。
解锁数据价值流通的关键是不争议所有权,通过授权使用抽离使用权。在当今的法律环境下,数据的所有权模糊不清决定了数据所有权不能交易。数据的非经济学特征里,它的隐私、机密、安全决定了数据的所有权不宜交易。所以,隐私安全计算提供了数据保护。另外,数据的经济学特征,尤其是可复用性决定了数据所有权不应交易,通过隐私安全计算实现了通过授权机制、仅交易数据的使用权及使用数据的价值归属清晰。数据的另外一个经济学特征——价值外部依赖性决定了数据的所有权交易不易交易,因此定价方式就有使用定价(按次数)、计算定价(按算力消耗)、智能合约(按终极市场价值)三种。
数据成为资产的另一个挑战是数据资产的金融化。按照数据拆分、市场化定价、数据交易整个流程,可预期现金流决定数据的金融价值,并可资产化、金融化交易权益份额。另外,商业模式的挑战包括数据平台交易模式、数据银行交易模式和数据信托交易模式。
数字经济架构包括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四个主要方面。数据价值化,即价值化的数据是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要素部分);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供给部份);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部分);数字化治理,包括治理模式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等(治理部分)。
各国数字经济排名与GDP排名基本一致,而且,数字经济规模前十大经济体中有四位与GDP排名一致,意味着数字经济在各国经济中已占据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美国数字经济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二,德国排名第三,日本的GDP排名第三,但数字经济比德国落后一位。另外,数字经济里的高端领域美国占领先地位,在数据规模方面中国为第一,中国在数字经济链条中的高端领域还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虽然世界经济发展动能趋缓,各国经济已步入下行通道,同时,不稳定因素大幅增多,但各国数字经济规模依旧保持快速增长。近三年,中国的GDP数字经济规模增速远超全球前十名的其他经济体。
中国新基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城际高速路、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特高压为代表的融合基础设施;以重大科技和科教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
中国正在全面走向数字经济,驱动力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驱动力由疫情前的资源驱动变为疫情后的数据驱动;由共享经济变为无接触经济,包括远程办公、服务机器人、在线医疗等;由全球合作变为自主创新,包括核心科技赶超及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冠疫情对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一个“选修课”,而是“必修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数字产业化,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数字经济治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
云智化助力数字化转型。云计算技术愈发成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公有云市场首次超过私有云是我国云计算发展的核心驱动。2019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334亿元,增速达到了38.6%。预计2023年,我国市场规模会超过2300亿元。IaaS、PaaS市场高速发展,SaaS市场有望加速。所谓投资就是按照“龙头、细分领域解决方案服务商、各行业上云企业”的云生态层级图来寻找项目和龙头企业。
私有云增长逐步放缓,公有云SaaS有望迎来发展良机。根据2020年国内市场细分赛道优质SaaS企业市值和营业收入表格,中国细分赛道主要是ERP、工程造价、电商零售、OA协同、视频会议、财务软件等。中国传统三大赛道是办公、零售、财务。而国外信息安全、云协作、云数据库已经有很大的上市公司,所以,我国的数字产业化相对还比较初级。
图1 海外和国内云计算市场
算法经济里主要是共享经济和加密经济。与算法经济相伴随的还有算法货币,最典型的是比特币。数据是一个生产要素,数字时代的核心是数据和技术。“数据+算法”的结合会让经济变得更加高效、智能。数据比算法更为关键,数据的价值挖掘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信创和网络安全贯穿始终。信创产业变为一个特别大的赛道,主要包括八大行业:金融、电信、能源、电力、医疗、教育、交通、公共事业。信创产业链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外设、应用软件、网络安全。其中,我国应用软件国产化程度相对较高,而芯片技术的成熟度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存储设备比较有名的有易华录和同有科技;服务器比较有名的是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和紫光股份;操作系统比较有名的有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华为;数据库有人大金仓、武汉达梦;中间件有东方通、普元信息、宝兰德,应用软件有金山办公、万兴科技、福昕软件等。
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主要通过技术设施领域的硬实力和健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软实力来保障数据安全。2020年,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企业包括奇安信、启明星辰、深信服、天融信、卫士通、绿盟科技、安恒信息、中孚信息、迪普科技等。
产业数字化主要包括数字资产管理应用技术体系的建立、数字化赋能行业方式及应用场景。在金融科技方面,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落地,“云计算+大数据”助力金融业发展。在工业企业方面,工业软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电子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华为、TCL等这几家做得相当彻底。
数据安全是整个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比如,用科技计算方案,建立并完善相关平台;政府构建法律框架、做好监管和;国际上要有全球治理机制等。我们可以通过方方面面来加强数据安全。
演讲整理:许泰琦
责任编辑:何晓凤
来源:TGES2021(第十七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数据管理、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