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理高 诺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
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资产管理机构的风险量化与管理》。作为一名首席风控官,我会在股东会上面临董事的挑战,他们会提出公司面临多少风险、如何计算违约概率与违约损失率以及各类风险间如何比较等问题。对于以上问题,我无法根据各类资产一一给出答案,因此我需要呈现出一个整体性的数字,而该数字如何得出,是我过去和现在一直在思考与努力的方向。
如今的市场分类越来越细化,大类上有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而细类的资管机构又分为进行股权交易、债券交易、对冲基金、量化基金等各种业务。不同公司的客户群体并非完全一致,有的面向高净值客户,而有的面向中产阶级,它们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因此,资管机构需要进行战略定位以及业务差异化区分。在资管公司内部,产品部门可能会认为销售部门所面向的客户并非合格投资者,而销售部门也可能认为产品部门的产品设计并不合理,这时候就需要风控部门进行评判。金融产品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最终是由投资者承担的,但卖则有责,而产品与销售等部门各自承担多少责任是很难界定的,这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
基金产品风险通过操作风险传导渠道传导至资管机构当中,如果各部门尽职尽责,则操作风险会较低,反之会将所有风险传递到公司当中。最后通过仲裁等方式得出的赔偿数额,便是我们所承担风险的量。
在一个公司内,产品风险是主要的控制风险源。同时需要进行操作风险管理,控制风险传递至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进行证券的战略定位,选择合适的客户群与投资资产。
资管机构的风险管理分为四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是什么?资管机构管理的风险是管理人/代销机构的产品本身发生风险、管理人/代销机构因操作风险而承担产品风险,以及公司其他风险如战略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监管合规风险等。
第二个概念是:管什么?在资管机构担任首席风险官,需要与投资经理比拼投资的专业度,与首席运营官比拼运营能力,与首席市场官比拼销售的合规性以及销售的标准化流程,与首席产品官比拼产品的布局、风险的分配。在该过程中既要管控产品风险,又要通过内控以及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来管控战略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和其他风险,要进行各条线与板块的冲突管理。
第三个概念是:怎么管?本质上是要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和损失控制。
第四个概念是:管理框架。如风险的汇报形式如何,各个子公司的风险是实线还是虚线汇报,投资经理与产品经理的KPI是否与奖金挂钩、风险管理部门是否有权力直接降低投资经理与产品经理的绩效与奖金等。
风险量化有四个目标。一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内部沟通“语言”。每一个人对风险高低的标准并不一致,在公司内部大家需要统一的语言标准。二是风控量化与标准化。建立产品风险管理统一计量方法与风控标准要求,形成公司统一的风控政策指引。三是风险绩效归因。如今不只有二级市场上的产品,还有ABS、非标、PE/VC等多种产品,要明白投资经理赚取的利润是通过提高风险获得的还是通过管理风险获得的,通过PE/VC赚取五千万,与通过债券交易赚取五千万,得到的绩效和奖金是完全不一样的。四是建立各产品、各组织的风险KPI评估机制,逐步形成风险文化对产品投资与组织行为的长效牵引。
我们需要标准化的语言和量化指标。如今谈及信用风险,会想到评级、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敞口、投资的安全边界等各种指标,仅仅是度量信用风险的指标就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同样度量市场风险大家也会用到VaR、β等指标,流动性风险有流动性VaR、压力测试得出的风险缺口等指标,操作风险也存在不同等级。那么高级的管理人员便会问,面对这么多的指标,这个产品的风险到底有多高,公司到底承担了多少风险,由于语言是多元化的,不同的风险计量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此时就需要思考如何运用一把标尺去度量所有风险。
日常管理中,我会将巴塞尔协议的标准引入产品风险与操作风险的度量上。巴塞尔协议对于银行来说是必需的标准,而我将其看作是金融机构风险的度量框架。巴塞尔协议需要设定风险权重,公司需要考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的比较、安全系数如何合并等问题。举例来说,公司可能运用基本法或别的方法度量操作风险,运用基本法可能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对比中存在一定的障碍,这是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对应基础数据的核实,然后建立统一的模型,形成一致的标准。
通过这把统一度量的标尺,我们可回头来看各类风险如何累加及其累加程度如何。此时可将风险细化至某一产品条线、该条线的每一个团队、该团队中的投资经理和产品经理,评定他们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与收益,通过该评定可进行操作风险的量化,最终形成一个风险系数,该风险系数与投资经理和产品经理的绩效直接挂钩。通过该体系,公司成员的言行与规则达成一致,绩效与奖金的计量是公允的,从而不会对风险管理部作出挑战。
以目前的产品风险计量举例,我们把所有产品对应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进行累加,根据业务的性质作出区分,并依据不同的权重和系数,得出每个人的KPI考核。
责编:张璐璐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