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增长动能减弱下的未雨绸缪和利有攸往

金肖红 华夏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

 

一、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下滑

(一)全球主要经济体PMI

从全球主要经济体PMI看,自2021年下半年后下行,增长动能趋弱,主要经济体周期分化轮动。例如,美国PMI下行,增长动能有所衰减;我国在2020年3月到达相对高点后,随着2020年年底启动的减缩政策,增长动能乏力;与此同时,日本和欧洲PMI却上行,经济复苏趋势明显。

全球主要经济体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中国率先复苏:进入经济调整,随着积极刺激政策出台,增长动能有望反弹;第二梯队是美国:从2021年7月开始回调;第三梯队是欧洲与日本:动能有所加强。如果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力度到位,则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差异在汇率上则体现方向为:人民币逐步升值,美元相对贬值,日元、欧元、英镑升值。但还有一些主要风险因素将影响汇率趋势。

(二)三大经济体GDP增量贡献占比

全球经济主要由三大经济体驱动,因此,观察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美国、欧洲是主要决定方向。

从三大经济体GDP增量贡献占比看,美国、中国、欧元区是主要力量。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国内贡献率在30%左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国内贡献率达到60%,美国约为20%,欧元区相对较为平稳。同时,三大经济体相互影响,相互溢出。此轮美国经济动能回调或受我国经济调整牵引。

(三)历史数据

从历史数据看,中国经济未来增速5.5%可能是平衡态、中间态,当前增长动能下滑,亟需采取积极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中期来看,我国城镇化率为64.7%,相对不算高,未来新型城镇化仍然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在未来仍将有十年中高速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乏力,这是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疫情对服务业影响较大,而服务业正好是吸纳就业人数相对较多的产业。同时,由于其反复冲击,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释放较慢。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得知:两年后,预防性储蓄心态逐渐平缓,民众会加快消费。具体时间节点可能在2022年7月左右。

根据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加大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刺激比降息效果更明显。但是,既能产生效益,又对未来发展有较大支撑的财政支出项目较难寻找。因此,财政支出速度或与预期存在差距。

跨周期调节是财政支出的目标方向。货币政策短期逆周期调节成分居多。财政政策更注重长期性、协调性、结构性与国际性,对财政支出要求较高,对经济产生较快效果的途径还在探索之中。

 

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是美国金融紧缩。这主要体现在美联储加息与下半年可能的缩表,对全球经济增长都有重大抑制作用,对中国溢出影响也重大,要高度重视。因为美元是全球经济的基础货币,在全球储备中占60%,在全球支付中占40%。其一举一动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国际资本的流动产生显著影响。

二是财政政策支持不及预期。从现在看,财政支出低于预算,存在超收短支。再从两年复合增长率看,财政支出在城乡事务、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领域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与合意的财政支出项目不足相关。未来,随着财政支出回升,增长动能可能会得到较好恢复。

三是疫情再次冲击。疫情冲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新的病毒是否会来(目前来看这个概率较低);另一方面是病毒是否会突然消失。如果突然消失,充分的流动性可能会继续产生新的通胀因素。

四是通胀超预期。未来一两年,国内通胀压力不大。通胀压力更多体现在美国:1月,美国CPI达到7.5%, PPI维持在9.7%,目前尚未看到通胀拐点。

五是地缘政治因素。目前,乌克兰局势是地缘政治的主要矛盾。美国、欧洲、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战略博弈带来巨大不确定。一旦类似克里米亚事件再次产生(重演),或将进一步激发美国、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欧洲和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也会受到拖累,从而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美元将显著变强。这也会对中国的国际资本分配和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倘若乌克兰局势恶化,我们也需要作出有效应对,降准降息或许是可选项之一。

六是转型风险。这主要是指双碳目标的转型风险,以煤炭行业为例说明。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有4000多家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碳达峰阶段,中小煤炭企业可能面临巨大压力。碳中和阶段则会对所有煤炭行业的企业都产生显著影响。最终,我们预估可能只剩下10家煤炭企业。全国煤炭需求由40亿吨下跌到2060年的9亿吨左右。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首先,产生搁浅资产:煤炭行业280多万人口如何转型;其次,10家之外的煤炭企业的资产存在巨大风险;第三,煤炭是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双碳对区域协调和公平转型是巨大的挑战。双碳目标同时也会对社会的消费、生产成本及需求带来显著压力。

基于上述六大风险,结合对核心风险在关键节点的有效应对,我们对未来的趋势作出以下展望。

经济增长方面:经济增长在下半年逐步止跌回稳,稳增长是主要矛盾;汇率方面:疫情后世界形成双中心(中国和美国),区域经济差驱动美元汇率略贬值,人民币波动略升;利率方面:我国市场利率短期下行,下半年可能回升;大宗商品方面:大宗商品高位筑顶,黄金上涨;股市方面:股市有望筑底反转,进入中国创造时代;产业方面:对房地产和政府平台高杠杆行业或中小企业产生巨大影响。

对商业银行经营而言,资产质量将产生较大影响。不同商业银行对不同的行业及大中小型企业的配置,绩效将产生明显的分化。

 

三、与核心风险相关的关键节点

从历史上看,美联储每一次关键节点的讨论都会在市场上产生重大的溢出效应。在这些关键的节点,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予以对冲,从而对整体资本流向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平滑的经济增长。

未来,从2022年3月至美国结束TAPER、加息,预计我国降息对冲;从2022年6月至预防性储蓄复活期,预计人行再次降息助力,同时财政加大支出力度;从2023年1月至12月,中美经济有望进入共同增长阶段,美国加息预防风险。

目前,这个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美联储在3月16日的加息,我们应该提前对冲;二是一旦乌克兰局势急剧恶化,我们也应果断有效对冲。

假若未来,政策回应滞后关键节点,我国经济增长平台可能再次下滑,基于假设的展望需要重新调整。

 

四、银行业应对

银行业在此阶段应顺应形势,敏捷响应,抢抓发展机遇。一是抓好适配市场变化的风险定价;二是激励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完善营销条线、风险条线共责考核指标,优化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三是加快市场和客户的响应速度,细化区域和业务的差异化授权。

(整理:郑宸宇 / 责任编辑:张璐璐)

来源:TGES2021(第十七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TGES宏观风险研讨(二):国内(2月)

金肖红:增长动能减弱下的未雨绸缪和利有攸往
时间:2022-02-19
演讲题目:增长动能减弱下的未雨绸缪和利有攸往
专家简介:华夏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
金肖红-增长动能减弱下的未雨绸缪和利有攸往 金肖红-增长动能减弱下的未雨绸缪和利有攸往 金肖红-未雨绸缪 利有攸往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