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丰 美国汇盛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我今天的分享主要包括美国大选的分析、下一阶段财政政策的展望、选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选举后美股预测和选举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首先看美国大选的结果,主要有四个部分。总统选举,民主党是领先;国会参议院,民主党净增加1席,共和党维持多数;国会众议院,民主党减少5席,民主党维持多数;各州州长选举,民主党失去6个州长席位,共和党维持多数。整体来看,这基本是一个平局,或者说是一个僵局。
接着说为什么最近美股大涨,原因很明显,就是华尔街比较支持由国会来控制财政支出。而现在国会参议院在共和党控制之下的财政支出可能会比较紧张。现在,参议院共和党对民主党是50对48票;众议院民主党多数优势减少,从过去的232票对197票变成了现在的218票对205票,丢了五个席位。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国会选举后很难通过加税法案。昨天在新闻上有一篇文章说,拜登提名美联储前任主席耶伦担任财政部部长。其原因就是拜登希望能找到一个折中的人物,兼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验。从美联储主席退任后去做财政部部长,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事情,也代表了民主党也需要实现一定的妥协。从税收法案来看,当国会和白宫不是一个党派的时候,税收法案确实很难通过。大家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特朗普当总统的4年中,主要的法案大都是在任期内的前两年通过的。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以后,民主党达到了国会的多数票以后,基本上没有通过新的法案。也就是说,过去两年美国国会唯一通过的法案就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自由贸易法案。特朗普减税法案是2017年,即特朗普上台的第二年通过的。所以,现在预期明年拜登上台以后,由于国会目前在共和党的手上,很难通过新的法案。也就是说,如果新的加税或者监管法案比较难通过,这对股市来说是个好事情。
接下来简单分析一下两个党派对行业板块的影响。第一个是医疗健康板块。民主党比较支持医药研发,而共和党比较支持医疗保险。因此,此次民主党上台以后,医药行业会上涨,而医疗保险会下跌。这基本上反映了两党对医疗板块的侧重点不同,即民主党比较喜欢支持政府医疗保险,而共和党更支持市场化保险。第二,在能源板块上也有非常大的区别。民主党比较支持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发电等,而共和党更支持传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因此由于党派不同,行业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第三,在贸易上,民主党比较支持全球各国的贸易合作。相对来看,民主党上台有可能对亚洲、欧洲国家更有利,包括对国内的A股可能也更加有利。而共和党更加看重美国国内、美国优先。因此,美国的中小企业在贸易上相对更受共和党保护。
在税收方面,两党的区别也非常大。拜登比较支持加税,认为美国的很多科技行业的税率太低。因此,之后的企业所得税有可能会上升。最后是关于反垄断的问题。美国大科技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太强大,一直饱受争议。对此,民主党主张拆分,也就是将像Facebook一样的大企业拆成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几个企业;而共和党比较喜欢罚款,主张更加严格的监管。因此,两党由于策略不同,会对科技业、税收和反垄断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风险。其实,美国大选以后,科技板块整体下跌,也就是说科技板块今后面临的税收拆分风险可能会上升。
下面我再谈一下货币政策展望。我本人写了很多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测和分析,也作为美联储邀请专家参加过多次会议及一对一咨询等。很明显,现在美联储的责任就是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金融稳定。目前来看,美国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美联储可以放心地释放流动性。另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任期还有两年,预计到2023年之前货币政策还会继续宽松。这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应该都是好事情,因为可以释放流动性。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拜登会不会任命一个新的美联储主席。我认为任命新的美联储主席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鲍威尔是共和党派,是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主席,所以拜登很有可能会任命民主党党员来担任新的联储主席。因此,今后两年的货币政策会继续宽松。但是,信用设施已经开始退出了。从最近几个月能看出,3月份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货币政策确实出现了大量的流动性注入,包括美联储购买企业债券等。这两块在最近几个月都在不断缩小。很有意思的是,传统上共和党掌管国会两院的时候,美股的平均表现是13.4%的年化回报,GDP是3%;民主党管理国会两院的时候,美股增长10.7%,平均GDP是3.3%;但是当两党在国会各管一院时,美股平均涨幅是17.2%,GDP略低,是2.8%。2021年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即两党在国会各管一院,国会的分裂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美股业绩。这可能是因为干涉企业运行的法律难以出台。
从资金流动来看,今年很明显有大量资金流入,如在新能源、云计算、金融科技等板块。而前几年比较流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的资金流入反而很少,甚至有所流出。可以说,现在整个行业热点在今年有很大的变化。当然,今年美股市场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即IPO继续创历史最佳业绩。在美国市场上,IPO上市是会跌的,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老先生以前说要等上市两年后再买该上市公司股票。因为刚上市的公司存在大量的内部人套现,但今年的情况相反,今年的美股上市平均涨了80%,甚至出现了上市当天涨两倍三倍的情况。巴菲特老先生今年也打破了他40多年的惯例,开始打新股。所以说,今年的新股确实非常火爆,从某种程度上说美股在向A股靠拢,上市就猛涨。另外,IPO的核心是医疗和科技。今年一共有将近300家IPO上市公司,其中超过50%,即将近200家是做医疗健康产业的。这和今年的新冠疫情当然是有关系的,新冠疫情导致了大量资金流入医疗健康。同时,因为在前几年科技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科技行业的好公司或多或少都已经上市了,但是医疗健康板块到去年一直都是长期的熊市,所以今年才会出现医疗健康行业的大爆发。其次是科技板块占23%,其他板块就很少了,如金融7%、消费品6%、房地产4%、能源1%。可以说,除了医疗和科技外,其他板块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同时,目前美股市场上有一个共识,整个华尔街都认为美元要跌。我个人认为这值得注意,如果整个华尔街都在做空美元,反而证明美元不一定跌得下去。空头头寸过于集中的时候反而很可能出现逼空的行情。此外,最近这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都出现暴跌,其实也反映了美元本身未必会跌。另外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中美的国债利差迅速拉大。过去几年,一直到2011年,中美之间的国债利差是非常接近的,可以说高度相关。其利差基本上以零为中心上下波动。但是,从2011年开始中美利差不断拉大,今年的利差可能已经创了历史新高,中国的国债利差远远高于美国的国债利差。这代表了两个国家的经济周期在以前是高度相关的,以后就不太一样了。另外也代表了两国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等都将有非常大的区别。这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从金融市场本身来看,今年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2020年,金融科技大规模发展,传统银行业萎缩得非常厉害。在美国,高盛作为最好的投行之一,股价跌了30%;富国银行今年股价跌了50%。所以A股指数不是很好,很可能是被银行业、保险业给拖累了。在美国也是一样,只不过美国的银行、保险的市值在指数里占比很低,所以暴跌了也没有把指数拉得太低。传统金融业被颠覆这个情况在美国已经很明显了。比如券商跌得那么凶是因为美国的券商都在推行零费率、零交易手续费,甚至是负交易手续费。所以传统的券商如果要收费根本没法竞争,银行也是一样。新兴的金融科技服务的收费都比传统银行要低很多,传统银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非常厉害。目前来看,金融科技发展迅猛,比如t国内的蚂蚁金服。这些公司对支付交易方面的创新进行得非常快。今年美国上市的一个做房地产贷款的公司,叫火箭公司,已经是全美房地产贷款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公司。
从下一步的投资热点来看,金融科技应该还会继续。支付行业有大量新兴企业上市。另外,保险行业方面,今年有四大新的保险科技公司,今年上市后市值有30到50亿美元。其中,这个柠檬汁保险非常有意思,5美元一个月的保费,没有任何的服务人员,所有保单都通过人工智能来核保,30秒就赔付。其标的是对比纽约市的房地产大数据情况,直接根据数据来指导住的房子的价值情况。另外一个是Max保险大数据交易所。新冠疫情导致购买保险时很难进行人和人之间的直接见面购买,而Max保险大数据交易所给保险公司提供投保人的信息,保险公司通过付费获得投保人的信息,然后进行保单的购买。还有一个是汽车保险,这也是一个新兴的保险公司,它要求你在手机上下载程序以便跟踪你的驾驶习惯,并据此给出保费的情况。最后一个是做企业级服务的,它帮助了美国各大财产保险公司实现后台从保单到赔付等的全部外包,也是今年上市的,现在市值50多亿美元。
从宏观方面来看,大选以后的中美关系在我个人看来还是非常乐观的。第一,中概股可能会在美国继续受到追捧,当然中概股的监管也会更加严格,即严格遵守美国的会计准则。第二,中美的金融市场开放将会加速,包括花旗、摩根大通等公司今年在国内都开始有了全资公司或者子公司。第三,中国今年重新成为美国第一大的外贸伙伴国家。过去两年,墨西哥、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外贸伙伴,但由于疫情以后中国恢复得最快,因此中美之间外贸大幅度增长。最后,美国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在中国市场的配置不断上升,我想明年还会继续上升。
此外,电动车行业非常火,特斯拉股价涨了10倍;还有美国尼古拉、Rivian等一系列电动汽车公司;国内的蔚来、小鹏等电动汽车公司也涨了20倍-30倍。云计算也是今年的一个非常大的热点:中概股金山云5月份在纳斯达克上市;巴菲特第一次参与IPO就是雪花云计算公司,其上市股价翻了三倍。此外,国内的链家在美国上市,股价涨了6倍多。因此,中概股今年在美国备受追捧,从募资的金额到涨幅等都是创了历史记录。
另外也提一下今年非常火的SPAC上市,这也是美国的一个创新。简单来说就是先募资、再并购。由于上市的是空壳公司,所以上市的审计非常便宜,时间也非常快,一般是三个月左右就上市。上市之后再按照行业去并购。今年的SPAC在美国的上市规模已经占了传统IPO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是最为主流的一种上市方式。比如今年最火的几个有太空旅行公司、网上博彩业的公司、医疗健康的公司等等,每个月大概有30-40个SPAC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今年美国金融业的一个创新,也最为火热,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