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陈忠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
演讲时间:2007(第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专题论坛之二:市场风险管理,2007年6月15日
观点综述:
风险市场化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风险的买卖和交易;二是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以风险换收益;三是个体和企业特定风险的社会化。现在买卖风险的概念已经很常见,但是买卖风险是和买卖一般的产品是不一样的,这些问题平常在用词的时候没有很规范,从实际角度来看,买卖风险主要就是将风险转移出去。
目前业界有一个很常见的误区就是把风险当损失,倘若这么理解,那么风险交易就是不可以接受的,谁也不会去买卖损失。所以风险的概念应该是一个事前的概念,既有损失的可能性,又有盈利的可能性,这种定义是理解风险交易的基础。从理念上讲,以风险换收益是以风险去换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是一个统计概念。
企业的任何创新和发展都是有风险的,而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主要是资本金限制和风险偏好,所以就要将风险进行转移,就产生了交易的必要。从本质上讲风险的出售,是以让渡一部分的预期收益为代价,换取风险的转移。
在风险市场化的过程中,同时也是风险的社会化过程。资本论认为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决定了成本的价值,同样的道理,社会平均管理风险的水平决定了风险的价值。
风险的工具可以以金融产品进行参考,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其实都是风险最早的交易形式,通过负债或者证券,企业发展的风险就转移到股东和债权人,两者只是在风险配置的方式上不一样,本质上都是风险转移的工具。此外,保险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常用的风险转移工具。最后就是衍生产品,我觉得衍生产品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概念。从风险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各种风险是密切联系的,有了保险产品,操作风险就可以市场化了;有了债券和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就被市场化了;有了股票,企业的综合风险就被市场化了。
微观层面的意义在于:一是为企业内部风险及其管理水平提供评价标准;二是产生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激励和动力;三是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工具;四是给风险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有了风险的市场化,风险就必须要量化、产品化、工程专业化、科学化、动态化、整体和组合化,这都是风险市场带来的重要影响。
宏观上层面的意义在于进行风险市场化的转移和配置,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减小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
我国目前的差距显然是在对风险理念的理解上面,大家是厌恶风险还是爱好风险,应该承担风险还是规避风险,防范风险还是化解风险,对于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降低风险,还是去创造价值,很难统一。而没有一个很好的理念,这个风险市场化,肯定是做不好的。除此之外,我国在计量、IT技术的应用上也存在着问题,相应的监管和法律也还不完备,需要继续努力。
(整理人:吴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