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汇率新机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2006)

 

演讲嘉宾:张晓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风险管理专家

演讲时间:2006(第二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2006年8月5日

观点综述:

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和机遇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新的安排后,汇率的波动幅度比过去扩大,变动频率加快;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将更加显性化、日常化, 提高外汇风险管理能力变得更加迫切。各家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同时加大,币种错配风险较高,必须尽快调整管理理念以防汇率波动给银行账户带来巨大损失;汇率波动频率提高, 银行客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增加,额外增加银行受损的可能性;不同银行对外汇衍生品的定价机制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别,市场效率有待提高;操作风险、外汇管制风险、结算风险、时区风险等需要得到进一步控制。银行在承担外汇风险的同时, 也有可能得到一定的机遇: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需求上升、客户对外汇有关金融产品的需求增加,为银行带来机遇和营利可能;做市商制度将会被引入,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盈利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和差距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外汇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集中于银行高层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与意识、外汇风险管理流程与识别能力、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方面。具体而言:部分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大部分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离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需要进一步完善, 执行力度也有待加强;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能力较弱,有待提高;国内银行缺乏真正熟悉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内审人员,内部审计对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审计内容不够全面,没有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三、应对挑战的措施

      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外汇风险对于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商业银行要切实按照监管法规的要求, 尽快完善包括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等在内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尽快熟悉和充分了解本行的外汇风险水平和管理状况,在认真评估本行外汇风险管理状况的基础上, 积极制定并实施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案,尽快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内部审计,尽快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内部审计队伍,重视引进和培养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此外,监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对主要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现场检查, 在此基础上尽快加强监管部门自身市场风险监管专业人才和队伍的建设,并积极为商业银行管理外汇风险提供必要的外部环境。

(整理人:林睿廷)

张晓朴:汇率新机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
时间:2006-08-05
演讲题目:汇率新机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
专家简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风险管理专家
张晓朴-汇率新机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 张晓朴-汇率新机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 张晓朴-汇率新机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