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操作风险的性质和管理策略(2008)

 

演讲嘉宾:陈忠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演讲时间:2008(第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论坛,专题论坛之一:操作风险管理,2008年4月17日

观点综述:

一、操作风险的概念和性质    

      操作风险是一个大杂烩,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一个古老的风险。操作风险并不是一种新的风险,然而将操作风险管理视为拥有其自由的管理架构、工具和流程的专业领域,这是一种新的思想。

      操作风险有以下几个性质:一是异质性,各种操作风险的性质差异很大,所以管理起来的措施也是有很大的差异。二是普遍性,任何交易、任何环境、任何时点都是有操作风险的。三是非营利性,承担操作风险具有营利性,而操作风险本身不具有营利性。

二、管理操作风险的机制和策略

      操作风险管理是三大机制,即内控、对冲、经济资本配置。基于这种分类可以看出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区别,内控不等于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也不是内控的一个新的提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操作风险里对冲主要是利用保险、业务外包和IT系统。而经济资本配置是基于风险量化,量化不出风险,就没有办法配置经济资本。经济资本配置是难度最高的,因为要把所有的资本量化出来,内控是相对最简单的,对冲居于其中。但是内控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失败后果很严重的机制,内控做不好,什么都不能做好。而相应的经济资本配置就是失败后果最轻的机制了。国际一流的银行内控必然要做得好,竞争就要竞争经济资本配置这种高级别的机制。

三、法兴银行和美国次贷危机启示

      法兴银行巨亏是典型的欺诈案例,法兴银行失败是在于内控,而内控失败是低级错误。相对而言,美国次贷危机是典型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问题,还是战略上的问题,因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肯定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可以说是银行战略风险管理的失误,这是一个典型的高级错误。低级错误犯了以后对市场和人的打击是比较小的,而高级错误犯了以后对市场打击是很大的,所以这也是次贷危机来了以后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市场信心也受到打击。

四、结论

      操作风险性质复杂,人本特性突出,而且通常具有灾难性,将操作风险概念独立提出具有重要管理意义,促进了操作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发展。现代操作风险管理具有多元管理机制和策略,但现阶段仍然是内部控制最重要,发展操作风险对冲和经济资本配置技术有利于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尤其是提升国际竞争力。法兴银行巨亏是操作风险管理中的低级错误,美国次贷危机也有操作风险管理失败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对现代风险计量和定价技术发展的过度自信和依赖所导致的模型和定价风险,相对而言是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高级错误。

(整理人:吴瑾如)

 

陈忠阳:操作风险的性质和管理策略(2008)
时间:2008-04-17
演讲题目:操作风险的性质和管理策略
专家简介: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陈忠阳-操作风险的性质和管理策略(2008)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