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大原则(2005)

 

演讲嘉宾:陈忠阳,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室主任

演讲时间:2005(第一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2005年1月16日

观点综述:

原则1:资本金硬约束和依风险配置资本

      第一种约束是法律上的约束,第二种约束是监管约束,第三种约束是一种内部约束,其约束力直接来自于对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负责制定风险战略、政策的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 

原则2: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先行 

      治理结构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原动力。在一个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系统中,只有良好的治理结构才能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提供充足的原动力。 

原则3:事前管理

      风险是损失(或盈利)发生前的状态或现象,通常被定义为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对风险的管理应该是事前管理,而非事后。风险管理从根本上与损失管理是有区别的。损失管理是事后管理,事前管理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工作的挑战性。

原则4:自上而下

      风险管理必须自上而下地推动,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自上而下强调的是高级管理层,包括董事会和最高经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首要责任,他们负责在整个公司范围内自上而下推动风险管理,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风险管理的责任也越大。 

原则5:重视利益冲突,保障独立性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现代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下,股东和股东的经理在风险承担和管理上存在利益冲突,这种不对称风险激励使得经理们具有承担高风险的偏好,从而使得他们自身控制风险的动力减弱。

原则6:全面风险整合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EWRM,或者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是现代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因素多样化和人们对于全面风险因素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操作风险因素的认识。

原则7:重视风险的双侧性质和风险收益平衡关系

      现代风险观认为,风险具有“双侧性(Double-Side Nature)”,既是损失的可能,也是盈利的可能,风险意味着投资机会,也是一种资源,因而在关注“下侧风险”的同时也关注 “上侧风险(Up-Side Risk)”。

原则8:风险量化的技术标准与制度标准相结合

      现代金融业务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包括风险定价、风险对冲、证券资产组合管理和信用组合管理、资产证券化、贷款销售、结构化融资以及经济资本配置,无一不是以风险量化为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现代风险量化技术就没有现代风险管理。

原则9:科学方法与经验艺术相结合

      无论风险量化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如何发展,对风险承担和控制的决策将始终是人的行为活动。因此,科学和经验艺术的结合是现代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实践中的必然选择。 

原则10:内部管理与市场和外部监管相配合

      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外部效应,金融机构的安全性也是一种公共产品,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必须接受外部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外部监督和约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监管部门的监管检查,二是来自于市场,包括广大股东和债权人的约束。

(整理人:林睿廷)

 

陈忠阳: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大原则(2005)
时间:2005-01-16
演讲题目: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大原则
专家简介: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室主任
陈忠阳-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大原则(2005) 陈忠阳-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大原则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