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陈忠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室主任
演讲时间:2007(第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专题论坛之一:中国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7年6月15日
观点综述:
首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个关键词就是资本金在管理中的作用,资本规则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要加强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完善资本规则,要让资本能够发挥作用。
第二个必要性是市场开放和国际化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下一步是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那么市场经济的规则是谁主导的,当然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在这个里面金融是核心,巴塞尔协议是核心规则。核心的游戏规则基本上没有法律效力,但你要是让大家理解为中国不采取这种游戏规则,别人会认为你不搞市场经济。
第三个必要性是银行业成长和竞争力的需要。我觉得关键词是风险管理是核心竞争力。
本身银行业就是资本充足率比较低的行业,靠吸收存款,负债来经营,本身资本的融资作用不太重要。资本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治理,在于风险管理,跟实业企业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发挥它的治理作用和风险管理作用。显然,我们国家对于资本,对于治理,对于风险管理的作用,在长期内没有发挥它的作用,但是,最近三年左右,尤其几大银行上市以后,这有了很大的进步。资本的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资本的作用有了明显的变化。但这变化在我看来还是不足够的。够不够其实要取决于5年10年以后中国的不良资产率到底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
所以,我认为中国银行业问题的解决之道的当务之急和根本出路不在增加资本的数量,改进资本计量的方法,而是在于更加全面的制度转变,由计划经济制度下的银行业,转变为市场经济制度下的银行业,在制度转变中让资本发挥作用,尤其是资本对于风险的限制作用和效益要求作用,在这个基础之上提高资本的充足性和资本计量对风险的敏感度。逻辑上这个是优先的,发挥资本作用是优先的。在实践工作中当然是两个齐头并重,不能等到资本发挥作用了,再加强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资本的作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是同等重视的。
一是认识到中国实施新协议的目标。首先我认为这个目标不在于达到国际协议的标准,不在于是大国颜面如何保持。市场发展融入国际社会,是有这个需求,但这不能成为我们首要的目标,或者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目标是要向西方学习,学习现代风险管理的技术,学习资本如何发挥作用,同时也学习资本计量的方法,通过学习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树立现代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理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差异,理念上有很多的问题,我在金融机构讲过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它的那种理念,比如说一方面要防范风险一方面要用风险换收益,投资于股票或投资于风险比较大的投资者,和赌博有什么差异等等很多方面,以及内部控制、经济资本这些问题是什么关系,衍生产品有什么作用等这些问题。
三是充分发挥监管力量的指导和保护作用,降低监管成本。如果实施巴塞尔协议成为花瓶,这就是监管的成本,我们说新协议出台以来,全世界银行事实上都会有这样的抱怨,从新协议中得到好处的,无论是银行业还是向银行提供服务的行业,IT公司,咨询公司,保险公司都会从这个过程中获取收益。
(整理人:尹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