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丰专家在分析美国大选结果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影响时,着重提到大选后两党对行业的影响。陈凯丰专家指出,第一个是医疗健康板块。此次民主党上台以后,医药行业会上涨,而医疗保险会下跌。这基本上反映了两党对医疗板块的侧重点不同,即民主党比较喜欢支持政府医疗保险,而共和党更支持市场化保险。第二,在能源板块上也有非常大的区别。民主党比较支持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发电等,而共和党更支持传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因此由于党派不同,行业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第三,在贸易上,民主党比较支持全球各国的贸易合作。相对来看,民主党上台有可能对亚洲、欧洲国家更有利,包括对国内的A股可能也更加有利。而共和党更加看重美国国内、美国优先。因此,美国的中小企业在贸易上相对更受共和党保护。
陈凯丰专家认为,在税收方面,由于拜登比较支持加税,认为美国的很多科技行业的税率太低,因此,之后的企业所得税有可能会上升。此外,关于反垄断的问题,陈凯丰专家分析,两党由于策略不同,会对科技业、税收和反垄断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风险。其实,美国大选以后,科技板块整体下跌,也就是说科技板块今后面临的税收拆分风险可能会上升。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陈凯丰《美国大选结果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分析》
陈凯丰专家认为,目前来看,美国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美联储可以放心地释放流动性。但是拜登很有可能会任命民主党党员来担任新的联储主席。因此,今后两年的货币政策会继续宽松。但是,信用设施已经开始退出了。对于两党在国会各管一院,国会的分裂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美股业绩的这种情况,陈凯丰专家解释道,这可能是因为国会分裂会导致干涉企业运行的法律难以出台。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陈凯丰《美国大选结果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分析》
陈凯丰专家从资金流动入手,他指出,今年很明显有大量资金流入,如在新能源、云计算、金融科技等板块。而前几年比较流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的资金流入反而很少,甚至有所流出。可以说,现在整个行业热点在今年有很大的变化。此外,今年美股市场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即IPO继续创历史最佳业绩。陈凯丰专家认为,今年的新股确实非常火爆,从某种程度上说美股在向A股靠拢,上市就猛涨。另外,IPO的核心是医疗和科技。陈凯丰专家认为,这和今年的新冠疫情当然是有关系的,新冠疫情导致了大量资金流入医疗健康。同时,因为在前几年科技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科技行业的好公司或多或少都已经上市了,但是医疗健康板块到去年一直都是长期的熊市,所以今年才会出现医疗健康行业的大爆发。
同时,整个华尔街都认为美元要跌。陈凯丰专家认为这值得注意,如果整个华尔街都在做空美元,反而证明美元不一定跌得下去。空头头寸过于集中的时候反而很可能出现逼空的行情。此外,从2011年开始中美利差不断拉大,2020年的利差可能已经创了历史新高,中国的国债利差远远高于美国的国债利差。陈凯丰专家认为,这代表了两个国家的经济周期在以前是高度相关的,以后就不太一样了。另外也代表了两国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等都将有非常大的区别,这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从金融市场本身来看,陈凯丰专家总结到,2020年金融科技大规模发展,传统银行业萎缩得非常厉害。他认为,传统金融业被颠覆这个情况在美国已经很明显了。传统的券商如果要收费根本没法竞争,银行也是一样。新兴的金融科技服务的收费都比传统银行要低很多,传统银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非常厉害。
从下一步的投资热点来看,陈凯丰专家认为,金融科技应该还会继续,支付行业有大量新兴企业上市。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陈凯丰《美国大选结果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分析》
从宏观方面来看,陈凯丰专家认为大选以后的中美关系还是非常乐观的。他分析到:第一,中概股可能会在美国继续受到追捧,当然中概股的监管也会更加严格,即严格遵守美国的会计准则。第二,中美的金融市场开放将会加速,包括花旗、摩根大通等公司今年在国内都开始有了全资公司或者子公司。第三,中国今年重新成为美国第一大的外贸伙伴国家。过去两年,墨西哥、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外贸伙伴,但由于疫情以后中国恢复得最快,因此中美之间外贸大幅度增长。最后,美国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在中国市场的配置不断上升,明年还会继续上升。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陈凯丰《美国大选结果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分析》
陈凯丰专家建议关注现在的投资热点和创新。对此,他着重举出了电动车行业和云计算的例子,还指出中概股今年在美国备受追捧,从募资的金额到涨幅等都是创了历史记录。此外,他还强调,SPAC上市也是美国的一个创新。简单来说就是先募资、再并购;由于上市的是空壳公司,所以上市的审计非常便宜;时间也非常快,一般是三个月左右就上市;上市之后再按照行业去并购。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陈凯丰《美国大选结果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