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短期利率主要是央行的隔夜利率。从100年前到现在,美国利率事实上没有变化多少。但是当中1980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美国利息涨到将近20%。1929年与1930年,因为金融危机,当时利率就很低。现在因为疫情,美国利率基本上也是0了。这个100年很有意思,利率基本上是没有变动,但是当中变化很多。央行控制经济,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手段。利率比较低的时候,说明经济在下降;利率高的时候,经济是在进入萧条之前。比如说在1928年左右,利率很高,大概是4%;到了1930年左右,因为大萧条,利率就是降到0。利率低会刺激经济,但控制经济周期是一个很难做的事情。有时候利率涨得太快,可以造成一个危机;有时候利率放的太低,时间一长就会有通货膨胀。
回顾美国历史上重要的金融事件或者经济危机,最开始是great depression,就是大萧条。大萧条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跟2008年一样,当时股票市场杠杆率太大,银行给很多公司和市民贷款买股票。所以当时主要是由于股票市场引起的危机。1928年的时候,因为美国中央银行需要控制杠杆率,就把利率抬升了很高;因为抬升得过高过快,就导致了经济崩溃。
再以后,从1935年到1945年,美国真正脱离经济危机,是因为参加了二战。战争刺激美国经济,从1935年开始,美国经济就复苏往上走;战后美国经济也是非常强劲,继续往上走。
但是到了1970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情,美国总统尼克森想要刺激经济,他觉得金本位非常不方便,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所以他废除了金本位制度,让纸币和黄金分开了。分开之后产生了很大的通货膨胀,正好1970年左右美国有一个石油危机,因为中东对美国石油禁运,所以美国油价往上涨。要控制通货膨胀的话,利率要增高,所以70年代对美国来说是通货膨胀的开始。到了80年代,通货膨胀达到了最高,利率上涨了20%。从那时之后,通胀就慢慢开始往下走。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是2001年加入WTO的,美国人认为对他们形成了冲击。现在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他认为中国抢了美国人的饭碗。实际上他不知道中国加入WTO,给美国带来很多好处。
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得美国物价往下降。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整个利率是往下走的。虽然美国发行了很多货币,刺激了经济,但是通胀一直往下走。中国是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科技或者自动化等很多原因。
虽然美国的利率从开始到现在,100年大概没有变,但是美国的债务变化很大。每一次危机之后,政府都要干预,干预就是发行货币,刺激经济、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美国money supply所印的钱用 M2衡量的话,最近30年增长率是很快的。美国政府的债务跟它的GDP比的话,现在已经超过了100%。但是虽然发了那么多钱,政府背了这么多债务,美国通货膨胀利率还是非常低。
美国发行了那么多债务,是谁在买美国的债务?美国的债务不仅是中国在买,日本也有。30%的美国国债都是外国人在买。为什么30%的债务是外国人在买?日本、欧洲虽然债务也很高,但是真正的债务持有人都是本国的。美国是外国人拥有债务,风险比较高一点。因为如果外国人不买美国债务的话,美国利率往上走,经济可能吃不消。但是美国政府不怕,因为美元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货币。
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什么跟债务有关呢?因为金融市场总是对富人有利。美国债务很高,政府的债务负担占政府开销的百分比,从以前的5%到现在大概有30%。债务与应付利息越来越多,政府能够帮助的穷人是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很大的政治风险。
过去100年的每次危机,对我们风险管理这一行业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说1929年大萧条之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颁布,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分开了,联邦储备银行也有了监管的作用。但是那个时候,风险管理还没有正式化。
当时大家觉得,商业银行与投行分开之后,不应该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到了1980,出现了一个Saving & Loan Crisis,这也是在美国历史上一个很大的危机。这个危机主要是跟利率的风险或者资产负债管理有关。
有一种理论说,美国通胀率下降是跟中国有关。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上是出口导向,所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美国的利率是成反比的。美国的很多东西都由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成本相对更低。而且中国的供应链很齐全,现在虽然人工成本有所升高,但供应链使得所有的成本仍然很低, 中国现在跟美国在脱钩,如果脱钩到一定程度的话,美国的通胀可能会向上走。
另外一个理论认为,美国通货膨胀率低跟科技发展有关。美国的纳斯达克,就是美国的科技股,从1970年到现在增长率很高。科技公司从刚开始造计算机,到现在造手机,所创造的东西使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以后如果说用人工智能的话,不仅仅是蓝领的工作,白领的工作也可能被机器所代替。
虽然说从商品的价格来看,美国的价位是低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看黄金的价格,美国的通胀已经开始了。从1970年开始,从美国把金本位放弃开始,当时一盎司的黄金只要三四十美金,现在是将近2000美金。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在物价上反映不出来,因为中国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帮美国干活,还有科技自动化的原因。但是从黄金角度来说,美国的通胀已经开始了。
债务越高的话,对未来经济的负面影响越大。问题是债务到底多高才是一个极限呢?大概债务与GDP的比值到了100%,债务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有副作用。
日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过去二三十年,日本的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尽管也有老龄化等原因,但是总的来说,高债务对经济有很多不良影响。
来源:2020TGES系列论坛-04:金融人工智能、数字化金融与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大债务、大政府和大数据》演讲文稿整理
银行业是投资金融科技的第一个行业,但最近保险业或保险科技(InsureTech)一直处于金融科技活动的前沿,保险业对金融科技的需求更大。
全球的金融投资大致可分为支付(Payments)、投资(Investing)、借贷(Lending)和保险(Insurance)四个领域。其中,在支付领域,中国要领先于美国,其规模超出美国10倍,所以未来在支付领域,美国的成长机会更大。在投资领域,美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有5%以上的资产由AI、量化技术等管理,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钱被机器控制。在借贷领域,以消费者借贷为主,金融科技虽然已有发展,但面临很多挑战,其成长开始放慢。在保险领域,保险业金融科技近两年发展较快,美国保险业历史悠久,改变较困难,前期动作缓慢,保险公司的负债期限较长,保险公司需要做出的变动也不大。
寿险产品的业务流程可分为产品推广、营销和顾客体验、承保、理赔、IT和运营五个环节。不同的金融科技对每个环节的影响是不同的。考虑如下四个金融科技技术在保险环节的应用情况:机器自动化 (Robotic Automation)、先进的分析技术(Advanced Analytics)、 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AI/Machine Learning)、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Blockchains and DLT)。
监管不确定性(Regulatory Uncertainties)。监管在美国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监管机构对其规则不明确或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
雷声大雨点小(Many thunders, not enough rains)。关于大数据、替代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影响力有很多炒作,然而,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能够独立盈利的保险科技公司。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局限性(Limitations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AI)。与工业或制造业数据不同,金融市场数据(如股票价格)是众所周知的难以建模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是非常动态化的。
替代数据没有魔力(No Magic in Alternative Data)。所谓可提供进一步视角的替代数据不断激增,然而,有些替代数据的价值尚不明确。
来源:《风险管理》 2019年第3辑:《关于金融科技的思考—基于美国寿险公司视角》演讲文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