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谢平

谢平

现任美国Visa B2B政策法规董事,主要负责B2B、区块链、加密支付领域的政策规划与行业准则开发与管理。原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 Bank)总行国际贸易金融部资深副总裁,贸易金融风控大数据平台Export Desk创建人。对富国银行在2008金融海啸中有效控制次贷坏账比例及成功并购美联银行做出重要贡献。

     

交流成果
2019年
Libra储备机制的鲶鱼效应-美元霸权还是群雄逐鹿?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9TGES 高级研讨会五 区块链与风险管理
2019年
交易银行在监管和金融科技双重压力下的前景与展望-兼论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与公私链的发展与碰撞
精选视频
来源:2019TGES 高级研讨会三 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信用风险管理
2017年
信用风险转移在一带一路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7(第十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一 信用风险管理
2017年
区块链的因果循环与主次关系---兼论被妖魔化的比特币,信用背书和监管挑战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7(第十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六 科技、互联网与金融风险管理

     

交流成果
2019年
Libra储备机制的鲶鱼效应-美元霸权还是群雄逐鹿?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9TGES 高级研讨会五 区块链与风险管理
2019年
交易银行在监管和金融科技双重压力下的前景与展望-兼论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与公私链的发展与碰撞
精选视频
来源:2019TGES 高级研讨会三 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信用风险管理
2017年
信用风险转移在一带一路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7(第十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一 信用风险管理
2017年
区块链的因果循环与主次关系---兼论被妖魔化的比特币,信用背书和监管挑战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7(第十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六 科技、互联网与金融风险管理

一、关于法定货币

      谢平专家在《区块链在智能合约、银行信用证和信用转移三位一体发展中的应用》一文中将法定货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他指出,法定货币的价值来自于持币者相信货币在将来的时间能够维持其购买力,但是货币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内在价值。同时,法定货币的价值在于它背后的信用,信用是价值的体现。在狭义上也是市场通过长期的实践对货币本身的认可、信心、币种本身的成功兑换,以及它兑换商品的服务和能力。在广义上来说,货币的信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综合国力就是一种金融、经济、技术创新、司法保障的软实力,以及文化强实力的综合体现。

      来源:TGES2020前沿讲座系列11:金融科技核心技术与应用——谢平《区块链在智能合约、银行信用证和信用转移三位一体发展中的应用》

 

二、关于经济总量

      谢平专家从国际货币基金在2019年对世界经济总量的统计出发提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所有货币体系的价值是通过美元来体现的。这可以说是约定俗成,也可以说是美元霸权,但更主要的是美元体系是确实是市场认可的,是有实无名的世界货币。想取代美元地位的货币体系不在少数,但目前始终存在“绕不开的美元”这个问题。谢平专家认为巴菲特曾经所说的“美国国债持续上升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持续印钱发债,只要有投资者愿意购买就行,国家是不会破产”的原话是建立在三大基础之上的,第一是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第二是全球市场对美元持续保持信心,第三是综合国力持续强势。只有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才能继续支撑美元的信用。

      来源:TGES2020前沿讲座系列11:金融科技核心技术与应用——谢平《区块链在智能合约、银行信用证和信用转移三位一体发展中的应用》

 

三、关于SHC(综合霸权货币)

      谢平专家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SHC(综合霸权货币)的核心思想。他提出,这是央行联合的多边主义的货币稳定机制,涉及到货币稳定、财政责任制、灵活汇率、独立央行的共识机制。和Libra相比,SHC由拥有英国和加拿大双重央行行长的身份的Mark Carney倡议显得更有说服力。

      此外,他还指出SHC货币数字化的一些具体问题。它只是国际货币体系里的一个新的合纵连横的目标,虽然其终极目标是世界货币,但是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吸纳非美元、非欧元的发达经济体作为核心发展成员。在实施上,成员国的标准制定要吸取欧盟的经验,同时也要吸取欧元区的教训。若是吸取了欧元的教训,SHC概念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维护成员国之间灵活的货币政策,同时又是一个协商平衡的机制。谢平专家还特别强调了金融监管部门的四大关注,即Privacy(隐私)、Consumer Protection(保护消费者)、AML(反洗钱)、Financial Stability(金融稳定/系统性风险)。他还指出,美联储也成立了一些研究小组和项目跟进数字基金、数字货币研究,但总体来说态度并不积极。

      来源:TGES2020前沿讲座系列11:金融科技核心技术与应用——谢平《区块链在智能合约、银行信用证和信用转移三位一体发展中的应用》

 

四、智能契约作为SHC应用的切入点

      谢平专家通过对比区块链的操作交易和传统电子支付交易的速度表示,到目前为止,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技术在具体的操作上有技术瓶颈。进一步,他通过简单提及UCC和UCP提出,如果电子UCP在行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势头,那UCC的第五条款的下一个修订版可能会反映在电子惯例,而在此之前,大多数信用证尚未数字化。因此,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信用证智能或许能够作为SHC应用的切入点。信用证的基本原则就是它的独立性,在严格遵守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且涵盖信用证交易中所存在的与其他合同的关系。

      此外,谢平专家进一步指出,数字化的国际贸易会进一步确保银行在就业中保持竞争力,同时,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目前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这两种技术可能可以使贸易融资现代化,特别是在比较重要的环节(如单据的管理和付款)。区块链技术还可能会帮助各方面进行文件的管理,文件的储存在区块链上可以通过共识进行验证。此外,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实现国际贸易当中的自动化。

      谢平专家从信用证应用的角度对三者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谢平专家指出,智能合约可以帮助改善包括信用证在内的贸易融资的互补技术,它有机会扮演自动执行部分信用证当中的关键角色,比如付款。因此,智能合约和区块链,以及物联网可以使信用证流程更加高效。

      谢平专家还提及,业界也有必要对传统信用证的步骤进行相应的一些修改。申请人将主要负责起草信用证的条款,当中还应当包括由物联网跟踪的跟踪条件确定文件符合性的步骤,持有文件是自动生成还是手动上传,以及物联网是否检测到货物状态和实际实时问题。最后,智能合约应该做一个整体确认,确认每个文件符合规定化地向受益人分期发放付款。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智能合约、物联网可以替代信用证中发行人的主要责任,在各方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和付款作用。

      谢平专家建议,鉴于当事方寻求信用证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任,因此信用证行业和贸易融资应该朝着真正的不信任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该行业必须整合区块链、智能合约和物联网,以确保信用证在未来的数10年内仍然是可行的商业信用机制。

      来源:TGES2020前沿讲座系列11:金融科技核心技术与应用——谢平《区块链在智能合约、银行信用证和信用转移三位一体发展中的应用》

 

五、数字货币的相关应用及内在信用

      谢平专家提到,未来的5年或10年或许会有几十种不同的支付方式,会更加多元化。在传统的信用卡支付以外,手机支付、视网膜、指纹、人脸识别、二维码(在中国已经很常见)、手表等支付方式可以作为未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支付方式。在支付的环节有两个主要的概念,一是身份核实,生物指标或许会成为新的趋势;在授权方面,NFC(近场通讯)的功能也会越来越普及。在支付信息的传输方面,现在的趋势是代币化,或许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和使用率。谢平专家还特别强调,尽管数字货币会越来越多元化,但它背后是法定货币和政府机构的信用在背书。最后,谢平专家还总结了八个字,即“信用永恒,载体多变”。

      来源:TGES2020前沿讲座系列11:金融科技核心技术与应用——谢平《区块链在智能合约、银行信用证和信用转移三位一体发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