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何海锋

何海锋

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何律师现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咨询专家(证券金融方向),曾任职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京东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曾参与包括《证券法》修订在内的重要立法活动和政策制定,长期跟踪金融领域的法律政策。
论文
 
 

2020,新证券法如何强化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银行家》第4期。

2020,穿越新冠疫情的中国债市——一季度中国债券市场违约观察,《金融市场研究》第5期。

2019,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畅想,《人工智能》第4期。

2020,新起点:强化民事责任,《中国证券报》。

2020,理解和把握《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的十四条主线,《金融市场研究》第7期。

2020,中国特色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填空与留白——评《上海金融法院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的规定(试行)》,《投资者》第3期。

2020,信托纠纷中的“刚性兑付”及其效力体系,《当代金融家》第8期。

2019,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监管思路——以北京金控为视角,《当代金融家》第8期。

交流成果
2019年
我国“新型金控”的发展方向和监管思路
精选视频
来源:2019TGES 高级研讨会七 金融集团风险管理和附属机构管控
论文
 
 

2020,新证券法如何强化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银行家》第4期。

2020,穿越新冠疫情的中国债市——一季度中国债券市场违约观察,《金融市场研究》第5期。

2019,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畅想,《人工智能》第4期。

2020,新起点:强化民事责任,《中国证券报》。

2020,理解和把握《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的十四条主线,《金融市场研究》第7期。

2020,中国特色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填空与留白——评《上海金融法院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的规定(试行)》,《投资者》第3期。

2020,信托纠纷中的“刚性兑付”及其效力体系,《当代金融家》第8期。

2019,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监管思路——以北京金控为视角,《当代金融家》第8期。

交流成果
2019年
我国“新型金控”的发展方向和监管思路
精选视频
来源:2019TGES 高级研讨会七 金融集团风险管理和附属机构管控

一、关于债券市场

(一)债券市场风险管理

      何海锋专家通过解读《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针对如何应对债券风险管理的新形势提出了几点思考。何海锋专家结合《纪要》,运用以终为始的风险管理思想,梳理了债券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他表示,一是准确把握和理解《纪要》,这是司法和监管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未来债券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基本立场。二是充分重视两大机制的作用。三是债券纠纷整体诉讼门槛降低,维权的路径更宽,并有更加多元的选择,因此要制定好纠纷解决的总体策略和方案,包括在管辖上、共同诉讼的方式上,案由上进行统筹考虑。四是在强调金融安全的背景下,运用好监管规则和自律规则,利用好行政处罚和自律管理,对于通过非诉讼的方式化解债券风险,在诉讼中取得更加优势的地位,都有积极的意义。五是重视募集说明书中的预期违约、交叉违约条款,对于约定不明的要尽量明确。六是违约案件中注意不同的违约方式,实务中尤其注意各种场外清偿、私下清偿协议,有可能导致投资者丧失证券法的保护。七是侵权案件中,行政处罚或自律处分对于认定重大性尤为关键;基础损失认定逐渐趋于通过科技手段由登记结算机构完成;债券侵权的因果关系抗辩更加多元;主观过错的说理和抗辩空间巨大。

      来源:2020TGES系列论坛-03:内控合规、操作风险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何海锋《《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与债券市场风险管理的新形势》

(二)关于疫情下的债券市场

      文章《穿越新冠疫情的中国债市——一季度中国债券市场违约观察》提到,2020年一季度我国债券市场共有18家发行人的44只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涉及违约金额474.11亿元。违约发行人的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均较为分散,未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或行业集中风险,所有制结构仍以民营企业为主。从评级角度看,违约债券的初始评级均较高,以AA+为主,首次评级下调及最终评级时间大都发生于违约日前一个月以上,说明评级机构能够在违约前向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风险警示。

      从违约原因看,何海锋专家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下滑,经营成本费用上升,导致现金流入大幅缩减,偿债资金来源减少。二是违约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存在问题,部分企业竞争力较弱,盈利现金流很差,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加之盲目投资推高财务杠杆导致现金流非常紧张。三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有息负债比例快速增长,且债券融资期限以中短期为 主,在面对经济下行以及疫情的影响时,面临的集中偿付压力较大。四是部分企业受负面事件影响较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很多企业在违约前都曾受到涉及诉讼、公司治理不善以及管理层变更等事件影响,这会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加大了再融资难度。

      在此基础上,何海锋专家进一步对债券市场违约趋势作出展望。受疫情以及新证券法实施的影响,预计未来债券违约数量将呈现出增长态势,展期、利息递延等现象或大幅增加。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如房地产、餐饮业以及旅游业等仍需要给予较高关注。尽管近年来监管层采取了诸多措施支持民营企 业、小微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但由于当前经济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且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预计未来民营企业仍将是信用风险爆发的主阵地。

      来源:《金融市场研究》2020年第05期

 

二、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

      文章《新证券法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到,新《证券法》正式确立了证券公开发行的注册制,这对各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分配都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身为“看门人”之首的证券公司。对此,结合新《证券法》,何海锋专家针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到,第一是证券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证券法修改之后作出了不少新的规定、新的修改完善,证监会将及时组织证监会全系统的干部职工,以及组织市场的机构、人员加强对证券法的学习,为证券法的贯彻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是加强内部治理与合规管理。证券公司应当依法审慎经营,勤勉尽责,诚实守信。证券公司的业务活动,应当与其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控制指标、从业人员构成等情况相适应,符合审慎监管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求。第三是关注责任保险。

      来源:2020(第十六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8:证券和投资类机构风险管理——何海锋《新证券法与证券公司风险管理》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

      何海锋专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畅想》一文表示,法治不仅仅是要考虑当下,还要考虑未来。随着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进步,AI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技术正不断深刻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也向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文章揭示了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带来的社会生活变化的深度,更指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面前,法治应当争取主动、积极拥抱变化,在立法、行政、司法和法律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作出综合性的回应。

      来源:《人工智能》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