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金肖红

金肖红

华夏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西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历任华夏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授信运行部副总经理、分行副行长。从事风险管理和市场营销工作二十多年,具有较为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与体会。重点关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持续关注全球宏观经济、行业风险、风险体系完善、违约风险建模等问题。

 

论文
 
 

2018中小银行融合市场机制的管理模式《中国金融》第24期。

交流成果
2018年
从多维视角重检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要点与信贷文化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8(第十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一 信用风险管理

 

论文
 
 

2018中小银行融合市场机制的管理模式《中国金融》第24期。

交流成果
2018年
从多维视角重检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要点与信贷文化
精选视频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18(第十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专题一 信用风险管理

      在《中小银行融合市场机制的管理模式》(2018)一文中,金肖红先生认为,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中小商业银行面临存款增长、资产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本开发等诸多竞争压力,经营管理亟须进行转型升级。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科学准确把握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在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上,细化专业分工,推动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扩大内部市场规模和范围,激发经营活力加速业务发展,增进企业价值;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和增长方式,发挥市场机制在银行内部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实现组织内部运行的自动调节和资源配置的有效优化,是银行经营管理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对此,他的研究结论如下:

一、构建管理、资源运营、基础设施平台

(一)分权和重组组织架构

      1.  重组组织架构,给予交易主体基本的自主经营权

      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扁平式高效率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按照客户分层分类管理原则,将银行科层结构扁平化,细化分工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响应与服务效率,缩短管理链条,贴近市场贴近客户。

      2.  强化组织协同,发挥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协同作用

      以模块整合取代行政协调,实现产品协同、营销协同、渠道协同。将客户对象、服务产品、营销模式较为相似的业务部门设立为同一板块群组,使组织边界柔性化,打破“部门墙”,促进资源、信息、品牌商誉等在银行内部共享应用

(二)再造业务和管理流程

      1. 以业务和管理流程再造推动内部市场化过程

      2. 以市场关系取代传统的行政关系,平行的市场机制代替金字塔型的科层机制

      3. 完善端到端流程管理的组织和保障机制,运用综合手段对流程进行统筹优化

      4. 对于支持流程,按照集约、高效和智慧原则,实现集约化智能化运营

(三)建立交易规则和交易协调机制

      1. 设立内部仲裁制度

      如分支行经营机构客户归属、利益分配产生冲突时,能够得到及时的仲裁。

      2. 协调和处理内部契约不完备所引发的重要问题

      经绩效考核管理部门审查提出意见后,提交总(分)行行长办公会讨论审议。

      3. 明确兼并整合规则

      建立市场倒逼机制,明确个人或机构所需创造的最低价值或潜在价值,低于最低价值的个人或机构应被淘汰、撤并。

      4. 是监督评估战略的执行

      设立协同机制,明确协同目标订立收入分享协议,将协同收入贡献要求纳入经营主体绩效考核中。

      5. 是完善内部市场基础设施

      建设优化银行内部FTP系统、客户价值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平台,创建全行一体化市场,为市场有效运行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将内部市场运行规则程序化,市场信息透明化,信息传递交流实时化,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的监督管理工具和手段,为各类交易主体生产、交易、决策提供支撑。

 

二、构建银行内部市场

(一)引入价格杠杆管理工具

      1. 建立FTP系统

      构建存贷资金收益率曲线,优化FTP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充分发挥FTP价格引导作用。

      2. 搭建基于作业的管理会计分析系统

      以资金成本的准确计量为基础,把成本追溯到各个作业,然后再追溯到消耗作业的产品、客户等,满足机构(网点)、条线、产品、客户、客户经理等多维度成本分摊与业绩评价的需要。

      3. 建立客户业务价值管理体系,实现交易主体绩效的可核算性和可衡量性

      利用权重法或内评法计量经济资本,合理确定资本成本和风险成本,建立EVA和RAROC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支持客户、产品、客户经理、机构、条线等多维度盈利分析,计量客户和产品价值,并支持风险定价和资本配置。

(二)细化市场交易主体

      基于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按地区、产品和功能划分,将客户经理、业务团队负责人、业务团队、业务条线、分支行设置为主要的交易主体,甚至进一步细分业务条线,按照客户属性划分,实现专业化经营。所有的交易主体都对效益负责,都是独立的市场单元、经济主体和利润中心,具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三)确定交易对象

      主要是各期限的存款、贷款产品,信用证、投行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部分不能直接计量的产品和服务,如手机银行、网银开户、POS收单商户等,在对其等额劳动价值的估算基础上为每个产品标设相应合理的价格,以便于核算和绩效考核。

(四)公布交易价格

      交易价格主要由FTP存贷款曲线决定,根据市场供求状况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对价格进行调整。该价格要与外部市场资金价格有效对接,将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传导到交易主体,通过价格波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三、建立市场化的薪酬用人激励机制

(一)完善市场化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

      1. 基础薪酬和效益工资跟其经营管理业绩挂钩

      2. 基础薪酬向营销人员倾斜

      3. 管理部门等中后台人员基础薪酬按员工职等对应基础薪酬确定

(二)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人才管理机制

      以市场化形式招聘人才,坚持市场化运营。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对重要职位、关键岗位人才,可实行“一事一议”“一岗一薪”制度。建立管理、经营和操作等专业职位序列体系,提升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四、内部市场化建设主要保障措施

(一)做实全面风险管理

      1. 明确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经营计划相匹配的风险标准

      2. 加强过程管理,统一银行风险偏好

      3. 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优化客户和业务结构

(二)完善风险、资本和收益的协调管理机制

      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有机平衡经济资本预算和综合经营计划之间的关系。实行风险限额管理。

 

参考文献:

      [1]2018,中小银行融合市场机制的管理模式,《中国金融》(2018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