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关于外向型投资基金的几点思考, 《清华金融评论》 第12期。
2019,货币政策独木难支 体制改革方为出路,《清华金融评论》 第1期。
2018,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中的确定, 《IMI研究动态》 第1季度。
2017,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中的确定,《金融博览》 第12期。
2017,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与金融机构国际化, 《IMI研究动态》2017年下半年合辑。
2017,金融科技的赢家、输家和看家,《金融博览》 第11期。
2017,资产证券化的应用与滥用, 《金融博览》 第9期。
2017,CDS的前世今生和在中国的应用, 《IMI研究动态》 2017年上半年合辑
2017,去杠杆之路 漫漫其修远, 《金融博览》 第6期。
2017,全球流动性风险:若隐若现,欲罢还休, 《金融博览》 第5期。
2017,监管套利与监管蒙蔽, 《金融博览》 第3期。
2017,CDS在中国的应用, 《中国金融》 第1期。
2016,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世界意味着什么? 《博鳌观察》 第4期
1985,略论利用外资体制出现重大变革之际的对策, 《世界经济研究》 第6期。
1985,浅论专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化, 《上海金融》 第5期。
1985,略论利用外资体制出现重大变革之际的对策, 《国际贸易问题》 第5期。
1984,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球性国际收支的调整问题, 《世界经济》 第3期。
2019,关于外向型投资基金的几点思考, 《清华金融评论》 第12期。
2019,货币政策独木难支 体制改革方为出路,《清华金融评论》 第1期。
2018,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中的确定, 《IMI研究动态》 第1季度。
2017,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中的确定,《金融博览》 第12期。
2017,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与金融机构国际化, 《IMI研究动态》2017年下半年合辑。
2017,金融科技的赢家、输家和看家,《金融博览》 第11期。
2017,资产证券化的应用与滥用, 《金融博览》 第9期。
2017,CDS的前世今生和在中国的应用, 《IMI研究动态》 2017年上半年合辑
2017,去杠杆之路 漫漫其修远, 《金融博览》 第6期。
2017,全球流动性风险:若隐若现,欲罢还休, 《金融博览》 第5期。
2017,监管套利与监管蒙蔽, 《金融博览》 第3期。
2017,CDS在中国的应用, 《中国金融》 第1期。
2016,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世界意味着什么? 《博鳌观察》 第4期
1985,略论利用外资体制出现重大变革之际的对策, 《世界经济研究》 第6期。
1985,浅论专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化, 《上海金融》 第5期。
1985,略论利用外资体制出现重大变革之际的对策, 《国际贸易问题》 第5期。
1984,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球性国际收支的调整问题, 《世界经济》 第3期。
中国的首席风险官制度应该说从21世纪第一个十年开始逐渐的被各级政府、各级监管部门重视。根据大概的了解,首席风险官制度在大型券商、银行基本都得到实施,且首席风险官的地位也得到很大提升。很多机构的首席风险官直接是高管的一部分,而在有些机构则属于准高管的层面。
1、风险管理的架构与要素
架构与要素主要内容有:一是合理的风险决策机制,例如基金公司有评审委员会、立项制度、最终的评审制度,以及内部的会议;然后是投资决策委员会,投决会就不完全是内部的了,需要外部委员的参加,例如第三方专业人士,或者是LP的管理部门参加等。二是健全的风险管理流程;三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四是精确的风险度量系统。五是完备的信息数据和监测制度,最后则是健康的风险文化。
2、建立首席风险官制度的目的
建立首席风险官制度的目的有很多层面,一是向公司执委会和董事会直接负责;二是将公司整个风险内容纳入CRO工作范围之内;三是根据公司制定的预算目标,确定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风险策略,确保公司在业务发展风险可控之间保持有效的平衡。四是负责全面的风险管理,确保风险管理的理念分析框架的一致性。五是确保公司经营合合法合规。在一些基金,作为首席风险官也会同时管理合法合规的内容,其中涉及到非常广泛的合规工作。
3、首席风险官的制度架构
首席风险官与CIO、COO、CTO相平行,而在CRO、COO之上是CEO,而CEO之上是董事会。但CRO和其他的执行官不太相同的是,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中CRO不直接向本公司的CEO报告。如果所在的公司是二级公司或是分支机构,向上还有母公司,CRO 通常会向母公司的企业直接汇报或直线汇报,向本公司的CEO是虚线汇报。也就是说,CRO最终向母公司的CRO负责。由母公司CRO对本公司CRO进行考评,如KPI制定、年终考核等,都不归本公司CEO管理。这样的制度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CRO有一定决策、表决的独立性,同时对CRO也有一定的保护,免除一定的后顾之忧,不至于在CRO投否决票后,遭到不必要的打击报复。
4、首席风险官的利益相关方
首席风险官在确定了自己的报告制度后,需要非常清晰自己的利益相关方。对于首席风险官而言,利益相关方大体上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风险部门员工、投资人、监管部门。
5、首席风险官的报告路径
在设计报告路径时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虚线、实线原则;第二个原则是独立性的原则。三是知情原则;之后是有效性原则和延伸原则。
6、首席风险官的职能与权限
围绕首席风险官制度,一个首席风险官拥有很多职能和权利,例如首席风险官对项目的一票否决权。在中国的机构里一票否决不大普遍,但也有些机构已经实行。在实行一票否决的职能时,有很多变通的办法,因为首席风险官的一票否决会造成和首席执行官的冲突。
还有一个与首席风险官制度很相关的,很多金融机构实行的方式,即不由行长主持贷款评审委员会或是投委会,而由首席风险官来主持。
在首席风险官的权限上,还有组织风险团队、提名风险管理人员的权利。有些机构的首席风险官没有对自己团队的负责人的提名权,而个人主张首席风险官应该有对自己的风险团队、主要负责人的提名权。首席风险官应该有权利选择,根据工作需要、技能需要,以及道德、人品等各方面的考量进行提名,以便执行他的职责。此外还有一个权限很特殊,即首席风险官有项目内部风险评级的最终决定权。内部评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关系到很多事情的决定,与首席风险官相关联更有其重要意义。
7、关于首席风险官的标准与选聘
选择一个好的首席风险官不太容易,通常的标准包括:长期的风险工作经验,至少10年;熟知各种风险的特征、识别、管控手段,具备强烈的合规意识和对法律规则的敬畏;对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有丰富的经验和丰富的常识,有深厚的风险管理和金融领域的理论功底,有一定数量分析能力,了解建模,懂数据系统,关注细节;最后是品行端正、公正公平、善于沟通。
尽管大家普遍认为风险系统很重要,不惜花费百万、千万去制备风险系统;也觉得人才非常重要,花重金雇佣博士毕业的人来从事风险管理;也认为风险管理的复杂深入很重要,研究各种各样复杂的数学模型以及风险度量,开发各种各样的风险管理工具,但这都比不上风险文化。
在董事会的作用中,用好薪酬和提名委员会十分重要,因为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是决定CRO决定首席风险官的最终奖金以及递延量的第一道关。当然,内控内审机制也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内控保证了风险度量、风险报告的一致性、准确性,但是内审一定要慎用。
我们可以通过多个侧面的角度来对CRO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行介绍。除了对风险理解那就不用说了,CRO应对宏观经济有清楚的把控,还应有一定的统计知识。此外,CRO对法律条文也应该比较了解,应该对重要的监管内容有所了解。同时,CRO还应善于人员管理。
来源:2020TGES系列论坛-10:资产管理与投资风险管理《首席风险官机制设立的背景、设计和利弊分析》演讲文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