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员工之过与银行之责:银行从业人员必须远离的50个法律禁区》,法律出版社。
2008,《金融感悟》,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7,银行内控合规部门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思考,《金融电子化》第08期。
2011,哲学思考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010,以实施新资本协议为契机改进市场风险管理,《金融电子化》第07期。
2005,想做,就要做成——苏格兰皇家银行成功崛起的经验与启示,《数字财富》第01期。
2005,苏格兰皇家银行组织架构,《数字财富》第01期。
2004,浮息券缘何浮而不动,《数字财富》第07期。
2004,科学非成功的唯一因素,《数字财富》第05期。
2003,债券市场做空交易利弊分析与建议,《中国货币市场》第12期。
2003,哲学思考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西部论丛》第10期。
2003,完善做市商制度 活跃银行间债券二级市场,《中国货币市场》第02期。
2002,影响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主要因素研究,《中国货币市场》第09期。
2001,国有商业银行入世后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金融论坛》第08期。
1997,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难点与对策,《证券市场导报》第01期。
1985,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初探,《中国金融》第07期。
2018,《员工之过与银行之责:银行从业人员必须远离的50个法律禁区》,法律出版社。
2008,《金融感悟》,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7,银行内控合规部门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思考,《金融电子化》第08期。
2011,哲学思考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010,以实施新资本协议为契机改进市场风险管理,《金融电子化》第07期。
2005,想做,就要做成——苏格兰皇家银行成功崛起的经验与启示,《数字财富》第01期。
2005,苏格兰皇家银行组织架构,《数字财富》第01期。
2004,浮息券缘何浮而不动,《数字财富》第07期。
2004,科学非成功的唯一因素,《数字财富》第05期。
2003,债券市场做空交易利弊分析与建议,《中国货币市场》第12期。
2003,哲学思考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西部论丛》第10期。
2003,完善做市商制度 活跃银行间债券二级市场,《中国货币市场》第02期。
2002,影响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主要因素研究,《中国货币市场》第09期。
2001,国有商业银行入世后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金融论坛》第08期。
1997,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难点与对策,《证券市场导报》第01期。
1985,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初探,《中国金融》第07期。
在《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难点与对策》(1997)一文中,他认为在当时,我国企业债券在整个证券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对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筹资者自身缺乏信誉
3、缺乏企业债券定价的人民币基准利率
4、缺乏科学的企业债券定价体系
5、中介机构信誉差,信用评级形同虚设
6、二级市场缺乏,企业债券流动性差
7、缺乏机构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分散
8、债券品种单一,发行缺乏连续性
9、缺乏金融创新,无法形成市场热点
10、缺乏全国统一的债券保管和清算机构
针对上述问题,丰先生在1997年指出,企业债券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大势所趋,他对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企业债券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2、重塑企业债券形象,树立企业债券投资者的信心
3、建立科学的企业债券定价体系
4、建立企业债券评级体制,树立中介机构信誉
5、建立企业债券的机构投资者队伍
6、建立统一的债券登记、保管和清算中心
7、大力发展企业债券的二级市场
8、大力发展国债市场,早日建立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
在《国有商业银行入世后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2001)一文中,丰习来先生拟对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态势做出了简要分析,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下一步改革提出对策建议。从整体上来看,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国内经营环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所有者缺位,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自律;管理上的大锅饭,使得本无生存能力的机构得以生存;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措施不力;行政干预太多,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无法落实;市场参与者自身缺乏信用,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市场化程度低,无法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中介机构信誉差,金融市场上参与者的透明度低;金融产品单一,无法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结构组合管理。
他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内部的经营环境也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不良资产多,盈利能力较差。资本充足率低,抵抗市场冲击力差;业务范围狭窄、收入来源单一;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现象严重。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监管;无收益资产占比过大,整体盈利能力不强;机构庞大重叠,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在入世后应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挑战,丰先生认为我们必须对竞争对手的实力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他指出,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业务范围广;资本充足率高;产品创新能力强;盈利能力强;收入来源多样化和全球化;有灵活的经营机制。
他强调,我们必须从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改革。
从商业银行运作的外部环境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创造条件:明确商业银行的产权关系;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提高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减轻商业银行负担;有管制、有限度地开放一些金融领域给外资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建立企业评级体制,树立中介机构信誉。
在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商业银行也要对自身进行改革,为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创造条件,方法包括:建立“效益第一”的企业化经营观念;建立按贡献付酬的分配制度;建立适合商业银行运作的职务序列;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预算的管理功能;建立客户至上的经营原则;建立纵横交错的考核和汇报体系。
他认为,实行该体系的最大益处就是:保证商业银行信息传递的公正和实行专业化管理。由于商业银行的信息传递渠道增加了,客观上就可以防止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外行领导内行,使商业银行的决策真正实现内行领导和集体决策。同时,通过划小核算单位,使银行清楚哪些产品盈利能力强,哪些产品盈利能力差。这样,银行管理层就可以通过不断调整人力和资金资源,扶持具有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产品,限制盈利能力差的产品,提高商业银行资本的整体回报率。
在《以实施新资本协议为契机改进市场风险管理》(2010)一文中,丰先生指出,与传统银行业相比,现代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能力更强,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也使得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力都大大超越于以往。在这次危机的冲击下,现有市场风险管理模式中的一些不适应之处暴露得十分明显。简要地说,最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金融创新与混业经营的方向需要重新思考;流动性管理与资本充足率管理同等重要;各种风险单独管理的模式难以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金融数学模型的可靠性需要重新认识;评级体系的道德风险与依赖性面临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丰先生认为,在后危机时代,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完善市场风险偏好,强化市场风险的边界管理;对金融市场业务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强化流程管理;以实施新协议为契机,夯实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降低外部评级依赖性,提高自主研判能力;持续改进计量模型,审慎运用模型结果。
在《银行内控合规部门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思考》(2017)一文中,丰先生指出,随着业务种类及其复杂程度的增加,银行越来越依赖系统和网络拓宽客户、产品、区域、渠道,使得业务交易突破时空的限制。同时,银行面临的风险也从网点不断延伸,既有外部的网络攻击,还有内部管理的漏洞,导致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系统中断等事件时有发生,形成巨大的损失。其中包括:银行对系统和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步提升;外部人员和机构针对银行系统和网络的侵害越来越严重;银行内部管理不足导致信息泄漏问题更加突出;系统中断事件屡有发生、造成损失巨大。
对此,丰先生强调应当共同构建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的“三道防线”,分别是:各个业务应用部门、信息技术部门下辖的开发中心和数据中心等属于第一道防线,履行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信息技术部门、内控合规部门以及与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相关的人力、财务、采购、总务、安保等中后台管理部门属于第二道防线,履行管理责任,负责制定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制度、流程、标准和工具,开展工作并定期报告;审计部门属于第三道防线,履行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监督责任,针对信息与网络安全事件执行专项审计,揭示和发现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监督第一、二道防线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他还提出,应当加强内控合规管理,保障银行信息与网络安全,包括: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方面的理念宣导和人才培养;加强新系统、新制度的合规性审查,从源头堵住风险漏洞;加强识别、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信息与网络安全事件;加强合规检查,加大员工违反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处罚力度;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增强小概率事件的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