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刘冰

刘冰

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资管理部总经理,筹建设立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总规模3500亿元),目前投资管理金额1000多亿元。刘冰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中国注册会计师、总会计师资格、高级会计师、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资质持证人,科技部、中关村科技园等评审库专家。

           

交流成果
2025年
探寻中国高校创投标杆清华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5年 在线讲座 【TGES前沿讲座】探寻中国高校创投标杆清华
2024年
巴菲特2024年股东大会个人感想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4年 圆桌讨论 【TGES热点研讨】2024年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和启示
2022年
稳大盘烹小鲜——稳大盘下股权投资业务与风控策略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2年 在线讲座 主题3:“稳大盘”下股权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下午)
2022年
稳大盘烹小鲜——稳大盘下股权投资业务与风控策略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2年 在线讲座 主题3:“稳大盘”下股权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
2022年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选择和风险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2年 在线讲座 刘冰: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新局面

           

交流成果
2025年
探寻中国高校创投标杆清华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5年 在线讲座 【TGES前沿讲座】探寻中国高校创投标杆清华
2024年
巴菲特2024年股东大会个人感想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4年 圆桌讨论 【TGES热点研讨】2024年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和启示
2022年
稳大盘烹小鲜——稳大盘下股权投资业务与风控策略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2年 在线讲座 主题3:“稳大盘”下股权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下午)
2022年
稳大盘烹小鲜——稳大盘下股权投资业务与风控策略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2年 在线讲座 主题3:“稳大盘”下股权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
2022年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选择和风险
本成果共享主题频道
来源:2022年 在线讲座 刘冰: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新局面

一、投资风险管理(PE市场)

      我们把整体风控从前到后的步骤都履行得非常严格。其实我个人认为风控是贯穿整个投资环节过程中的,但是为了进行职能划分和过程的管控,我们把它分成前、中、后三个环节。我们认为所有的环节均来自投前的风控,也就是说前面的底子没有打好,上层的结构没有弄好,那后边所做的事情很难有效果。

(一)投前阶段风险管理

      投前的风控管理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是投资策略,第二是投委会,第三是激励机制。简单从投资策略角度来说,主要有四个层面。第一是行业的选择。第二个层面是阶段的选择。第三是投资方式方法的选择。第四是项目的限制。在投前阶段的第二个风控点是投委会制度。我们最看重的就是投委会制度,我们认为专业和独立的投委会是一个投资机构的灵魂。

      核心点有三个:一是人员的构成。二是权限的设置。三是组织运作。如果说投委会制度是一个投资机构的核心制度,那么激励机制就是确保核心制度能够高效、有活力执行的途径。首先,我们所有的人员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聘任,包括我本人。其次,我们所有的业绩考核都是真刀真枪,无论是投资团队每年的投资规模、投资业绩,还是中后台的整个风控指标和募资指标的完成程度,都是有实际量化的考核要求。再次,我们有全面的跟投要求,且跟投的要求是约束大于激励的。

(二)投资阶段风险管理

      在投中阶段,核心以及最后的成果是体现在合同签约,而其重点是尽调决策。在尽调决 策中,核心点就在于整个流程的设计和把控。在尽调决策阶段,我们机构主要有三个标准动作,第一是立项,这个是常规的;第二是综合论证,这个是比较特殊的;第三是投委审批。在合同阶段主要是确定投委会和论证会两个层面对于核心条款的落实,以及严谨的签约用印仪式。通常,核心条款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直投层面,一个是资金层面。最后就是资金交割,资金交割主要是为了最终落实财务部门的实质性审核机制。原来财务部门的交割主要是履行一个程序审核,后来我们觉得在这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点,因而实行了实质审核。

(三)投后阶段风险管理

      投后阶段实际上存在一个大问题,即投资团队负责投资,投管团队负责投后,而这样的分工容易存在着利益和职责划分不明晰的问题。我们的实践是,投资团队对最终的投资结果负责,投管团队对投后治理事项的业务处理进行负责。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签合约的时候,必须要尽最大的可能去争取信息披露以及外派人员的权利。只有掌握了知情权,才能在后面的控制权、收益权以及退出决策时做出有效的控制。

      来源:《风险管理》2020年第2期

 

二、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的启示

      投资者尽调的问题与教训近期全球资本市场上,瑞幸造假事件又一次上演皇帝新衣的闹剧,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百态。纷繁喧嚣中,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思考。一是常识。每个人都有常识,常识不难发现,却最容易被忽视。我们没有动心瑞幸,就是因为我平时喝咖啡,也买咖啡喝,顺便对比了一下国内几种典型的咖啡业态,靠着常识发现这家公司宣传材料里种种不实之处,也就早早回避这场灾难。二是财报。复盘瑞幸,我们从2019年二三季度财务报表,可以非常简单分析出来,瑞幸属于财务可疑的公司,从而避免后面错误的投资决策。而后浑水报告指出的疑点,都可以在财报找到例证。三是方法论。我很认可浑水的这份报告,不是因为报告结论是否正确,而是认可报告采用的研究方法,非常接地气!实践、实际、实在,没有高深理论,没有复杂模型,也没有深喉爆料,有的只是大量一手调研数据和信息,真实可信,触手可及,简单明了。

      来源:《风险管理》2020年第3期

 

三、PE市场投资风险管理

(一)基金投资的实践

      诚通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的管理人,这5年来做了许多事情。

      在最初的两年多,我们在子基金层面投了将近20个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资金投放的压力,同时确保资金投放的安全性以及有足够的收益这三个需求。我们通过定增、战略配售这几个层面,投资了300亿左右的一级半市场项目。投资这些项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这些项目本身都是一些标准化的产品,对团队的整个尽调业务判断以及风险把控要求不高;第二,在这些项目中,我们选取央企或者市场化的龙头企业作为标的来进行投资,相对稳健,收益较为良好。到了2018年下半年,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开打,国家也提出了重点发展科技,尤其是硬科技的需求,作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国家队,我们也同时肩负着这样的使命。我们在整个投资领域和投资标的的方法上做了一次较大的调整,调整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在投资领域,我们在继续进行混改以及进行央企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在战略新兴领域做了较大的投资布局。第二,除了子基金和一级半市场的项目,我们重点开始对一级市场进行投资,目前一级股权市场上,我们所投资金达200亿左右,最后形成了“四四二”的投资资产组合的布局。

      回过头来看,我们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准,目前我们国家基金在二级市场所投的项目以及一些一级市场的项目,绝大部分都跑赢了大盘,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推动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第二个结论就是,当初基金成立时,其使命为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解决央企和重要国企的转型升级问题,现在回顾过去,我们用5年的时间实现了这样的目标,80%以上的资金都投放到了央企和地方国资,还有一部分投到了一些在国际国内处于龙头地位的市场化的企业。展望未来,我们基金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在新经济时代认知的转型。我认为在这一方面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学习,通过学习来成长,同时要和国内国际顶级的同业朋友进行多方面交流,通过交流碰撞来提升自己的认知。

(二)投资风险管理

      投前阶段的投资策略是一个投资机构的灵魂。投资策略的特点就是严谨和谨慎,这也应该是有着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本身就应当具备的东西。投资阶段的风险管理核心体现在对于流程的设计和把控,投资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尽调决策、合约签订以及资金交割三个主要流程。我个人认为,所有的核心风险在投资实现(即把钱投出去)的那一瞬间就已经算是最终落地,投资实现后所做的所有事情都相当于打补丁,这很难能够改变一个项目的实质,所以真正的风险是在投前。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它真正的投前风险是在于资产组合,投资策略里所包含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阶段最终会决定整个投资风险的程度。

      来源:2020TGES系列论坛-06:投资银行业务、私募投资与风险管理——刘冰《PE市场投资风险管理》